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中国行政问责程序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18页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选题背景第10页
     ·选题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国外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研究理论工具与方法工具第14-17页
     ·研究理论工具第14-16页
     ·研究方法工具第16-17页
   ·创新点和难点第17-18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7页
     ·写作的难点第17-18页
2 行政问责程序的基本理论第18-26页
   ·行政问责的含义和性质第18-19页
     ·行政问责的含义第18页
     ·行政问责的性质第18-19页
   ·行政问责的理论基础和法理基础第19-21页
     ·人民主权理论第19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19-20页
     ·控权论第20页
     ·责任行政理论第20-21页
   ·程序和法律程序含义第21-22页
     ·程序第21页
     ·法律程序第21-22页
   ·行政问责程序的含义第22页
   ·行政问责程序的基本内容第22-23页
   ·行政问责程序的意义第23-26页
     ·行政问责程序能够保证行政问责的公正第23-24页
     ·行政问责程序化能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务员的利益第24页
     ·行政问责程序能够促进政务公开第24-25页
     ·行政问责程序有利于提高公务员工作水平第25-26页
3 我国行政问责程序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6-40页
   ·行政问责预备程序方面第26-34页
     ·问责的事由不全面第26-31页
     ·问责的对象不清晰第31-32页
     ·问责的主体单一,异体问责缺失第32-34页
   ·行政问责启动程序方面第34-35页
     ·由谁启动问责程序规定不一第34-35页
     ·具体实践中问责启动程序具有被动性第35页
   ·行政问责处理和执行程序方面第35-37页
     ·问责的责任标准规定不明确第35-36页
     ·问责方式单一化第36-37页
   ·行政问责后期程序第37-40页
     ·问责结果不公开第37-38页
     ·救济程序不完善第38-40页
4 我国行政问责程序化的基本思路第40-54页
   ·行政问责程序应遵循的原则第40-41页
     ·法治原则第40页
     ·公开原则第40页
     ·参与原则第40-41页
     ·程序公正原则第41页
     ·效率原则第41页
   ·我国行政问责程序化的思路第41-54页
     ·确定行政问责预备程序第41-47页
     ·健全行政问责启动程序第47-48页
     ·完善行政问责执行处罚程序第48-51页
     ·重视行政问责的救济程序第51-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体制研究
下一篇:构建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