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21页 |
·阀切换技术的概念介绍 | 第10页 |
·阀切换技术在多维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 第10-16页 |
·多维液相色谱的概念 | 第10页 |
·多维液相色谱的模式 | 第10-11页 |
·多维液相色谱的阀切换接口技术 | 第11-16页 |
·多维液相色谱的应用 | 第16页 |
·阀切换技术在离子色谱中的应用 | 第16-20页 |
·离子色谱法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阀切换技术在离子色谱基体消除的应用 | 第17-19页 |
·阀切换技术在二维离子色谱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本论文的工作 | 第20-21页 |
第2章 利用阀切换谱睿在线中和离子色谱技术应用于碱性基体中的痕量离子测定 | 第21-34页 |
引言 | 第21页 |
·实验部分 | 第21-23页 |
·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试剂 | 第22页 |
·色谱条件 | 第22页 |
·系统结构和流程 | 第22-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33页 |
·阀切换谱睿在线中和技术的原理 | 第23-25页 |
·阀切换时间窗的选择 | 第25-27页 |
·测定四丁基氢氧化铵的色谱条件 | 第27页 |
·利用阀切换谱睿在线技术测定四丁基氢氧化铵的优越性 | 第27-29页 |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第29-30页 |
·样品加标回收率和重复性测定 | 第30-32页 |
·方法长期性的验证和说明 | 第32页 |
·不同前处理中和技术的比较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大体积进样中和富集及标准加入离子色谱法测定大气吸收液中的痕量阴离子含量 | 第34-48页 |
引言 | 第34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主要仪器 | 第34-35页 |
·试剂 | 第35页 |
·色谱条件 | 第35页 |
·系统流程 | 第35-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7页 |
·阀切换时间窗的选择 | 第36-39页 |
·空气中阴离子的采集 | 第39-40页 |
·空气吸收液的谱睿在线中和法测定 | 第40-43页 |
·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大气吸收液中阴离子的优越性 | 第43-44页 |
·标准加入曲线的绘制和进样重复性的测定 | 第44-46页 |
·大气吸收液中阴离子的含量 | 第46页 |
·仪器的检测限和样品的检测限 | 第46-47页 |
·方法长期性的验证和说明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利用阀切换技术实现二维离子色谱安培电导同时分析无机离子和有机糖酸 | 第48-62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主要仪器 | 第49页 |
·试剂 | 第49页 |
·色谱条件 | 第49页 |
·系统流程图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61页 |
·第二维脉冲安培系统测定葡萄糖酸的条件优化及方法学考察 | 第50-53页 |
·切换阀位置的选择 | 第53-54页 |
·阀切换时间的确定 | 第54-57页 |
·富集柱的选择 | 第57页 |
·第一维电导检测淋洗液模式的选择 | 第57-58页 |
·线性关系和进样重复性测定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