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Summary | 第4-6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6-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 1 常用分子标记的类型 | 第9-12页 |
| ·RFLP 标记 | 第10页 |
| ·RAPD 标记 | 第10-11页 |
| ·AFLP 标记 | 第11页 |
| ·SSR 标记 | 第11-12页 |
| ·SNP 标记 | 第12页 |
| 2 关联分析的方法和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 ·连锁不平衡 | 第12页 |
| ·度量 LD 的方法 | 第12-13页 |
| ·关联分析的策略 | 第13-14页 |
| ·关联分析的一般步骤 | 第13-14页 |
| ·群体构建 | 第13页 |
| ·群体结构及亲缘关系估测 | 第13-14页 |
| ·表型测定 | 第14页 |
| ·基因型鉴定 | 第14页 |
| ·表型与基因型的关联分析 | 第14页 |
| ·关联分析的优势和不足 | 第14-16页 |
| ·关联分析的优势 | 第14-15页 |
| ·关联分析的不足 | 第15-16页 |
| ·大麦关联分析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大麦遗传多样性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19-3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6页 |
| ·植物材料 | 第19页 |
| ·SSR 标记分析 | 第19-26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6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2页 |
| ·SSR 标记分析 | 第26-28页 |
| ·聚类分析 | 第28-29页 |
|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第29-30页 |
| ·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30-32页 |
| 3 讨论 | 第32-34页 |
| 4 结论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大麦 SSR 标记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农艺性状关联分析 | 第35-4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9页 |
| ·供试材料及农艺性状鉴定 | 第35页 |
| ·方法 | 第35-38页 |
| ·基因组 DNA 提取 | 第35-37页 |
| ·SSR 分析 | 第37-38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8-39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 ·SSR 标记分析 | 第39-41页 |
| ·遗传相似系数及聚类分析 | 第41页 |
|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第41-42页 |
| ·SSR 标记与部分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42-43页 |
| 3 讨论 | 第43-46页 |
| ·大麦亲本材料的性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3-44页 |
| ·大麦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 | 第44-46页 |
| 4 结论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主要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导师简介 | 第54-55页 |
| 作者简介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