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论文--水资源开发论文

大清河流域可利用水资源量演变规律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研究背景第11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5页
     ·可利用水量研究进展第12页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进展第12-13页
     ·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第13-15页
   ·研究内容第15页
   ·论文创新点第15页
 本章小结第15-17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17-25页
   ·流域基本概况第17页
   ·地形地貌第17-18页
   ·水系特征第18-19页
   ·水文气象条件第19页
   ·土壤分布第19-20页
   ·植被分布第20-21页
   ·土地利用情况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5页
第3章 地表水资源演变模拟研究第25-33页
   ·模型的选定第25-26页
   ·数据库的建立第26-28页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第26-27页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第27-28页
   ·模型构建与运算过程第28-30页
     ·子流域的划分第28页
     ·HRU的生成第28页
     ·气象数据的导入第28-29页
     ·模拟时段的选择第29页
     ·参数率定第29-30页
   ·模型的校准与验证第30-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可利用水资源量演变规律第33-61页
   ·可利用水资源量评价方法第33-35页
   ·降水演变规律第35-39页
   ·降水直接消耗量第39-40页
   ·流域地表水资源量演变规律分析第40-42页
   ·难以利用水资源量第42-45页
   ·河道生态需水量第45-58页
     ·河道生态需水量计算第45-49页
     ·变化环境对径流量影响的时段划分第49-57页
     ·被挤占的河道生态需水量第57-58页
   ·可利用量及其演变规律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可利用水资源量演变归因分析第61-71页
   ·可利用量演变的影响因子第61-62页
   ·归因识别方法第62-64页
   ·直接消耗量的归因识别第64-67页
   ·难以利用量的归因识别第67-68页
   ·可利用量的归因识别第68-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6章 大清河流域未来适应性对策第71-75页
   ·在大清河流域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第71页
   ·提高防洪抗旱减灾能力第71页
   ·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第71-72页
   ·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力度第72页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水第72-73页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第73页
   ·保护地下水源第73-75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结论第75-76页
   ·展望第76-77页
致谢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作者简介第83-8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经历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河水库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大尺寸三氧化二铬水热合成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