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污水厂污泥与餐厨垃圾共消化产甲烷的特性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原料性质 | 第12-14页 |
·运行控制参数 | 第14-15页 |
·工艺的优化 | 第15-16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产甲烷微生物研究 | 第16-18页 |
·厌氧微生物生态学 | 第16-17页 |
·传统分析方法 | 第17页 |
·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17-18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和工艺流程 | 第21-23页 |
·实验装置 | 第21页 |
·工艺流程 | 第21-23页 |
·样品的预处理 | 第21-22页 |
·一级反应器进出料 | 第22页 |
·一级出料脱氮处理 | 第22页 |
·二级反应器进出料 | 第22页 |
·反应器运行的工艺流程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产甲烷菌丰度测定方法的确定 | 第23-40页 |
·FISH 技术的特点 | 第23页 |
·FISH 技术的应用进展 | 第23-24页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优化 | 第24-39页 |
·FISH 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24页 |
·影响 FISH 杂交效果的因素 | 第24-25页 |
·探针的选择 | 第25页 |
·前期准备 | 第25-26页 |
·样品采集及相关处理 | 第26-27页 |
·镜检和图像处理 | 第27页 |
·FISH 实验条件优化 | 第2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一次发酵的产甲烷菌丰度研究 | 第40-52页 |
·一级静态发酵实验 | 第40页 |
·各混合比下产甲烷菌丰度变化 | 第40-42页 |
·产甲烷菌丰度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第42-51页 |
·混合比 1:3 条件下产甲烷菌丰度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第43-45页 |
·混合比 1:4 与 1:5 时产甲烷菌丰度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第45-50页 |
·FISH(荧光原位杂交)图像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二次发酵各混合比产甲烷菌丰度及工艺效果的研究 | 第52-63页 |
·实验设计 | 第52页 |
·混合比 1:3 条件下产甲烷菌丰度及工艺效果研究 | 第52-56页 |
·混合比 1:3 条件下产甲烷菌丰度变化 | 第52-54页 |
·混合比 1:3 条件下对工艺效果的分析 | 第54-56页 |
·混合比 1:4 条件下产甲烷菌丰度及工艺效果研究 | 第56-59页 |
·混合比 1:4 条件下产甲烷菌丰度变化 | 第56-57页 |
·混合比 1:4 条件下对工艺效果的分析 | 第57-59页 |
·混合比 1:5 条件下产甲烷菌丰度及工艺效果研究 | 第59-61页 |
·混合比 1:5 条件下产甲烷菌丰度变化 | 第59页 |
·混合比 1:5 条件下对工艺效果的分析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二次发酵最佳工况下产甲烷菌丰度及工艺效果的分析 | 第63-69页 |
·各混合比最佳投配率下产甲烷菌丰度比较 | 第63-65页 |
·各混合比的最佳投配率 | 第63页 |
·各最佳投配率下产甲烷菌丰度的比较 | 第63-65页 |
·各混合比最佳投配率下的工艺效果 | 第65-66页 |
·最佳工况下产甲烷微生物的 FISH 图像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建议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