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绿化规划论文--中国绿化规划论文

南昌滨河绿道植物景观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研究目的第9-10页
   ·研究方法第10页
   ·研究内容第10-11页
第二章 城市滨河绿道植物景观概述第11-20页
   ·相关概念第11-12页
     ·城市河流第11页
     ·城市滨河绿道第11页
     ·滨水植物景观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2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12页
     ·国内研究概况第12页
   ·城市滨河绿道的功能第12-13页
     ·生态功能第12-13页
     ·经济促进功能第13页
     ·城市防灾功能第13页
     ·社会服务和文化美学教育功能第13页
   ·城市滨河绿道植物景观的功能第13-14页
     ·丰富景观层次与内涵第13-14页
     ·营造生物栖息地第14页
     ·修复河岸生态第14页
   ·城市滨河绿道植物景观规划的理论依据第14-15页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14页
     ·植物群落理论第14-15页
     ·生态修复理论第15页
     ·游憩学理论第15页
     ·园林美学理论第15页
   ·城市滨河绿道植物景观规划的要点第15-20页
     ·材料的选择第15-16页
       ·乡土性第16页
       ·针对性第16页
       ·安全性第16页
     ·空间的营造第16-18页
       ·河滩植物景观第17页
       ·坡地和高地植物景观第17页
       ·河岸植被空间的结构第17-18页
     ·与其他要素的协调第18-20页
       ·与岸线的协调第18页
       ·与建筑的协调第18页
       ·与道路的协调第18-20页
第三章 南昌滨河公园植物景观现状调查第20-44页
   ·区位概况第20-22页
     ·自然地理第20页
     ·河岸带土壤与植被第20页
     ·动物资源第20-21页
     ·赣江市民公园、抚河公园概况第21-22页
   ·南昌滨河公园植物种类调查第22-25页
     ·研究方法第22页
     ·结果与分析第22-25页
       ·植物的种类特征第22-24页
       ·植物的季相特征第24-25页
   ·南昌滨河公园植物群落调查第25-29页
     ·研究方法第25-26页
       ·样地调查第25页
       ·数据分析第25-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29页
   ·南昌滨河公园典型区域植物景观调查第29-38页
     ·研究方法第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38页
       ·隔离带第29-31页
         ·赣江市民公园隔离带植物景观第29-30页
         ·抚河公园隔离带植物景观第30-31页
       ·林地第31-33页
         ·赣江市民公园林地植物景观第31-32页
         ·抚河公园林地植物景观第32-33页
       ·疏林草坪第33-35页
         ·赣江市民公园疏林草坪植物景观第33-34页
         ·抚河公园疏林草坪植物景观第34-35页
       ·河岸第35-37页
         ·赣江市民公园河岸植物景观第35-36页
         ·抚河公园河岸植物景观第36-37页
       ·河滩第37-38页
   ·南昌滨河公园河岸带植被空间结构第38-41页
     ·研究方法第38-39页
     ·结果与分析第39-41页
       ·河岸带植被横向空间结构分析第39-40页
       ·河岸带植被空间宽度分析第40-41页
   ·南昌滨河公园植物景观现状总结第41-44页
     ·存在的问题第41-44页
       ·植物种类贫乏第41-42页
       ·景观效果单一第42页
       ·服务效益不佳第42页
       ·生态效益不高第42-44页
第四章 南昌滨河公园植物景观绿道化提升的探讨第44-50页
   ·南昌滨河绿道植物景观的定位第44-45页
     ·社会服务层面第44页
     ·生态层面第44页
     ·文化层面第44-45页
   ·南昌滨河绿道植物材料优化建议第45-46页
     ·丰富植物种类第45页
     ·提高草本、水生植物应用比例第45-46页
   ·南昌滨河绿道典型区域植物景观优化建议第46-50页
     ·隔离带第46页
       ·隔离带植物景观的功能第46页
       ·隔离带植物群落类型与空间营造第46页
       ·隔离带植物材料的选择第46页
     ·景观林区第46-48页
       ·景观林区植物景观的功能第46-47页
       ·景观林区植物群落类型与空间营造第47页
       ·景观林区植物材料的选择第47-48页
     ·滨河慢行区第48页
       ·滨河慢行区植物景观的功能第48页
       ·滨河慢行区植物群落类型与空间营造第48页
       ·滨河慢行区植物材料的选择第48页
     ·护岸与河滩区第48-50页
       ·护岸与河滩区植物景观的功能第48-49页
       ·护岸与河滩区植物群落类型与空间营造第49页
       ·护岸与河滩区植物材料的选择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表:赣江市民公园与抚河公园主要植物名录第53-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昌城市广场地域文化表达研究
下一篇:雨洪管理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