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缩略图表 | 第12-13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25页 |
·可食性膜的发展概述 | 第13页 |
·可食用膜的分类 | 第13-18页 |
·蛋白质类可食用膜 | 第13-15页 |
·米醇溶蛋白膜 | 第14页 |
·小麦面筋蛋白膜 | 第14页 |
·乳清蛋白膜 | 第14页 |
·胶原蛋白膜 | 第14-15页 |
·大豆分离蛋白膜 | 第15页 |
·多糖类 | 第15-17页 |
·淀粉膜 | 第15页 |
·壳聚糖膜 | 第15-16页 |
·海藻酸钠膜 | 第16页 |
·纤维素膜 | 第16-17页 |
·普鲁兰多糖膜 | 第17页 |
·类脂类膜 | 第17页 |
·可食用复合膜 | 第17-18页 |
·微生物共聚聚酯膜 | 第18页 |
·影响可食用膜性能的因素 | 第18-20页 |
·成膜组分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18-19页 |
·成膜溶剂对可食用膜性能影响 | 第19页 |
·不同载体对可食用膜性能的影响 | 第19页 |
·成膜液pH值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19页 |
·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19-20页 |
·干燥温度和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20页 |
·贮藏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20页 |
·可食用膜的成膜机理 | 第20-21页 |
·可食用膜的应用 | 第21-22页 |
·在果蔬中的应用 | 第21页 |
·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在油炸食品中的应用 | 第22页 |
·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 第22页 |
·可食用膜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本文研究背景、依据及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本文研究背景、依据及意义 | 第23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第2章 胶原蛋白-壳聚糖可食用复合膜的制备工艺 | 第25-40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5-26页 |
·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仪器 | 第26页 |
·可食用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第26-29页 |
·可食用复合膜的制备 | 第26页 |
·机械性能测定 | 第26-27页 |
·水蒸气透过率(Water vapor permeability,WVP)的测定 | 第27页 |
·溶解度(Solubility,S)的测定 | 第27-28页 |
·透光率(Light transmittance,T)的测定 | 第28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28-29页 |
·胶原蛋白与壳聚糖质量比对可食用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第28页 |
·增塑剂种类及添加量对可食用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第28页 |
·热处理温度对可食用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第28-29页 |
·热处理时间对可食用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第29页 |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及可食用复合膜表观特征评分标准 | 第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9页 |
·胶原蛋白与壳聚糖质量比对可食用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第29-31页 |
·增塑剂种类及浓度对可食用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第31-33页 |
·热处理温度对可食用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第33-35页 |
·热处理时间对可食用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第35-37页 |
·可食用复合膜制备工艺优化 | 第37-39页 |
·正交试验 | 第37-38页 |
·验证试验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脂肪酸、阿魏酸和茶多酚对胶原蛋白-壳聚糖可食用复合膜的改性 | 第40-66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0-41页 |
·主要试剂 | 第40-41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41页 |
·改性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第41-44页 |
·膜的制备 | 第41页 |
·机械性能测定 | 第41页 |
·水蒸气透过率(Water vapor permeability,WVP)的测定 | 第41页 |
·溶解度(Solubility,S)的测定 | 第41页 |
·透光率(Light transmittance,T)的测定 | 第41页 |
·脂肪酸改性胶原蛋白-壳聚糖可食用复合膜方案 | 第41-42页 |
·阿魏酸改性胶原蛋白-壳聚糖可食用复合膜方案 | 第42-43页 |
·阿魏酸浓度对可食用复合膜性质的影响 | 第42页 |
·热处理温度对可食用复合膜性质的影响 | 第42页 |
·热处理时间对可食用复合膜性质的影响 | 第42-43页 |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及表观特征评分标准 | 第43页 |
·茶多酚改性胶原蛋白-壳聚糖可食用复合膜方案 | 第43-44页 |
·茶多酚浓度对可食用复合膜性质的影响 | 第43页 |
·热处理温度对可食用复合膜性质的影响 | 第43-44页 |
·热处理时间对可食用复合膜的影响 | 第44页 |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及表观特征评分标准 | 第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65页 |
·脂肪酸对胶原蛋白-壳聚糖可食用复合膜的影响 | 第45-48页 |
·不同脂肪酸不同浓度对胶原蛋白可食用复合膜的影响 | 第45-48页 |
·脂肪酸改性优化 | 第48页 |
·阿魏酸对胶原蛋白-壳聚糖可食用复合膜的影响 | 第48-57页 |
·阿魏酸浓度对可食用复合膜性质的影响 | 第48-51页 |
·热处理温度对可食用复合膜性质的影响 | 第51-53页 |
·热处理时间对可食用复合膜性质的影响 | 第53-56页 |
·改性可食用复合膜制备工艺优化 | 第56页 |
·验证试验 | 第56-57页 |
·茶多酚对胶原蛋白-壳聚糖可食用复合膜的影响 | 第57-65页 |
·茶多酚浓度对可食用复合膜性质的影响 | 第57-59页 |
·热处理温度对可食用复合膜性质的影响 | 第59-61页 |
·热处理时间对可食用复合膜的影响 | 第61-64页 |
·改性可食用复合膜制备工艺优化 | 第64页 |
·验证试验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第4章 脂肪酸、阿魏酸和茶多酚改性的胶原蛋白-壳聚糖可食用膜的性能表征 | 第66-72页 |
·实验材料 | 第66页 |
·试验仪器 | 第66页 |
·试验方法 | 第66-67页 |
·膜的制备 | 第66-67页 |
·透光率的测定 | 第67页 |
·红外光谱(FT-IR)测定 | 第67页 |
·X-射线衍射光谱(XRD)测定 | 第6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7-71页 |
·可食用膜的透光率分析 | 第67-68页 |
·可食用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68-69页 |
·可食用膜的X-RD光谱分析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第5章 胶原蛋白-壳聚糖改性膜在调料包包装中的应用 | 第72-78页 |
·实验材料 | 第72页 |
·主要仪器 | 第72页 |
·试验方法 | 第72-74页 |
·方便面调料包膜的制备 | 第73页 |
·贮藏过程中可食用膜的外观变化 | 第73页 |
·蔬菜包及粉包的重量变化测定 | 第73页 |
·碘量法测定食用油中油脂过氧化值 | 第73-7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4-77页 |
·贮藏过程中可食用膜的外观变化 | 第74-75页 |
·储存时间对蔬菜包及粉包重量的影响 | 第75-76页 |
·储存时间对油脂过氧化值的变化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第6章 结论与创新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创新点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