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源偶发分枝杆菌部分重要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 ·偶发分枝杆菌 | 第8-10页 |
| ·偶发分枝杆菌概述 | 第8页 |
| ·偶发分枝杆菌的结构特点 | 第8-9页 |
| ·偶发分枝杆菌的分布 | 第9页 |
| ·偶发分枝杆菌的感染 | 第9-10页 |
| ·偶发分枝杆菌的耐药性 | 第10页 |
| ·katG基因 | 第10-12页 |
| ·katG概述 | 第10-11页 |
| ·katG耐药机制 | 第11页 |
| ·katG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rpoβ基因 | 第12-13页 |
| ·rpoβ概述 | 第12页 |
| ·rpoβ耐药机制 | 第12页 |
| ·rpoβ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RecA基因 | 第13-14页 |
| ·RecA概述 | 第13页 |
| ·RecA与耐药性的关系 | 第13页 |
| ·RecA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 第2章. 研究内容 | 第15-4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5-16页 |
| ·材料 | 第15-16页 |
| ·实验方法 | 第16-2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9页 |
| ·基因克隆结果 | 第24页 |
| ·模版最佳浓度与引物退火温度测试结果 | 第24-25页 |
| ·基因克隆结果 | 第25-29页 |
| ·序列分析结果 | 第29-39页 |
| ·讨论 | 第39-42页 |
| 第3章. 结论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附录: 主要试剂的配制方法 | 第45-47页 |
| 改良罗氏培养基的配制 | 第45页 |
| TE(Tris EDTA)的配制 | 第45-46页 |
| NaAc配制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作者简历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