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8-14页 |
1 一般资料 | 第8-10页 |
·病例采集时间 | 第8页 |
·病例来源 | 第8页 |
·病例选择 | 第8-9页 |
·病例的筛选及分组 | 第9页 |
·围手术期的准备及处理 | 第9-10页 |
2 治疗方法及步骤 | 第10-11页 |
·PFNA 组 | 第10页 |
·DHS 螺旋刀片组 | 第10页 |
·术后处理 | 第10-11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随访 | 第11页 |
·疗效观察指标 | 第11页 |
·疗效评价标准 | 第11页 |
·Harris 髋关节评分标准 | 第11页 |
4 结果分析 | 第11-14页 |
讨论 | 第14-21页 |
1 股骨粗隆解剖概要 | 第14页 |
2 股骨粗隆间骨折损伤的机制 | 第14-15页 |
3 股骨粗隆间骨折特征与治疗 | 第15-16页 |
4 股骨距及大、小粗隆复位对于骨折愈合的重要性 | 第16页 |
5 PFNA 的特点 | 第16-18页 |
6 DHS 螺旋刀片的特点 | 第18-19页 |
7 两种治疗方法的弊端 | 第19-21页 |
结论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4页 |
综述 | 第24-32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2页 |
附录 | 第32-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详细摘要 | 第38-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