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临床研究 | 第9-18页 |
1. 研究对象 | 第9页 |
2.诊断标准 | 第9-12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0页 |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 第10-11页 |
·焦虑状态评分 | 第11页 |
·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 | 第11-12页 |
3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第12页 |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2页 |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2页 |
·剔除、脱落与终止试验标准 | 第12页 |
4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2-13页 |
·早搏发作频次评定标准 | 第12-13页 |
·中医症状积分疗效判定标准 | 第13页 |
·焦虑状态评定 | 第13页 |
·生活质量状态评定标准 | 第13页 |
5 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13页 |
6.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分组方法 | 第13-14页 |
·治疗方案 | 第14页 |
7 观察指标 | 第14-15页 |
·安全性观察指标 | 第14页 |
·疗效性观察指标 | 第14-15页 |
·不良事件的观察 | 第15页 |
8 统计学方法 | 第15页 |
9 临床资料分析 | 第15-16页 |
·两组病例性别构成比较 | 第15-16页 |
·两组病例年龄、病程、中医症状积分比 较 | 第16页 |
·两组病例治疗前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发生频次 | 第16页 |
·两组病例治疗情况比较 | 第16页 |
·两组病例的患者治疗前 SAS 评分的比较 | 第16页 |
10. 研究结果 | 第16-18页 |
·两组病例 24 小时心电图室性早搏的发生频次疗效比较 | 第16-17页 |
·两组病例中医症状积分的疗效比较 | 第17页 |
·两组病例 SAS 评分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 第17页 |
·两组病例精力(VT)评分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 第17页 |
·安全性指标检测 | 第17-18页 |
讨论 | 第18-24页 |
1.选方依据 | 第18-19页 |
2.疏肝清心汤的方药组成 | 第19页 |
3.方药分析 | 第19-20页 |
4.各味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20-22页 |
5.疗效分析 | 第22-23页 |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 Lown 分级疗效 | 第22页 |
·中医症状积分评分疗效 | 第22页 |
·焦虑状态自评量表(SAS)评分疗效 | 第22页 |
·SF‐36评分中精力的评价疗效 | 第22-23页 |
6.观察结论 | 第23-24页 |
结语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综述 | 第27-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附录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详细摘要 | 第38-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