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杏苏二陈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风寒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1-12页
引言第12-14页
材料与方法第14-20页
 1. 材料第14页
 2. 病例来源第14页
 3. 治疗方法第14页
 4. 诊断标准第14-16页
 5. 病例纳入标准第16页
 6. 病例排除标准第16页
 7.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第16页
 8. 观察指标第16-17页
 9. 疗效判定标准第17页
 10. 安全性评价标准第17-18页
 11. 观察记录方法第18页
 12. 统计学方法第18-20页
临床资料第20-24页
 1. 实验分组第20页
 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第20-21页
 3. 两组患者治疗前生命体征比较第21页
 4. 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胸部 X 线比较第21-22页
 5. 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体征比较第22-24页
研究结果第24-30页
 1. 两组临床疗效分析第24-25页
 2. 两组患者治疗不同时期症状体征积分比较第25-27页
 3. 两组治疗前后胸部 X 线比较第27页
 4. 两组治疗前后舌脉象变化第27页
 5. 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指标对比第27-28页
 6. 治疗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对比第28-30页
讨论第30-38页
 1. 祖国医学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识第30页
 2. 现代医学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识第30-31页
 3. 本课题的研究特色第31页
 4. 杏苏二陈汤组方分析及各单味药药理探讨第31-36页
 5.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36-38页
结论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文献综述第42-52页
 1. 病因与发病机制第42-44页
 2. 慢性支气管炎的西医治疗概况第44-46页
 3. 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概况第46-48页
 4. 综合治疗第48-49页
 5. 中成药治疗第49页
 6.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表第52-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参麻颗粒治疗小儿风寒感冒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固公果根和美丽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