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围岩隧道全断面预加固技术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31页 |
·研究背景 | 第8-24页 |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坍方灾害案例及原因 | 第9-12页 |
·软弱围岩隧道地质特征和工程特点 | 第12-13页 |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 第13-16页 |
·软弱围岩加固与支护技术 | 第16-2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隧道全断面预加固技术应用范围及其特点 | 第27页 |
·与其它隧道开挖方法的异同点 | 第27-28页 |
·基本术语 | 第28-2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9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第2章 全断面预加固技术的作用机理研究 | 第31-58页 |
·隧道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 第31-42页 |
·隧道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原理 | 第32-33页 |
·隧道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 第33-42页 |
·隧道掌子面失稳理论 | 第42-47页 |
·全断面预加固技术作用机理 | 第47-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第3章 全断面预加固技术收敛-约束法理论分析 | 第58-82页 |
·收敛-约束法基本原理 | 第58-69页 |
·围岩特征曲线(GRC) | 第61-65页 |
·支护特征曲线(SCC) | 第65-68页 |
·纵断面变形曲线(LDP) | 第68-69页 |
·全断面预加固技术收敛-约束基本原理 | 第69-76页 |
·应力释放比值λ | 第70页 |
·全断面预加固技术收敛-约束法 | 第70-76页 |
·全断面预加固技术收敛-约束法的计算方法 | 第76-80页 |
·反分析法与应力释放比值 | 第80-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第4章 全断面预加固技术与数值分析 | 第82-125页 |
·计算方法基本原理 | 第82-83页 |
·空间拱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 | 第83-121页 |
·计算模型 | 第83-86页 |
·空间拱效应的形成机制 | 第86-91页 |
·空间拱效应的影响因素 | 第91-121页 |
·全断面预加固技术收敛-约束法与数值分析 | 第121-123页 |
·小结 | 第123-125页 |
第5章 易切削锚杆杆体材料选择及其性能试验研究 | 第125-146页 |
·锚杆杆体材料选择 | 第125-128页 |
·塑料 | 第125-126页 |
·复合材料 | 第126-128页 |
·锚杆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 第128-144页 |
·杆体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 | 第128-131页 |
·杆体抗剪强度 | 第131-134页 |
·锚杆杆体抗腐蚀试验 | 第134-140页 |
·锚杆与砂浆粘结强度试验 | 第140-142页 |
·蠕变试验 | 第142-144页 |
·小结 | 第144-146页 |
第6章 全断面预加固施工监测技术和效果评价研究 | 第146-161页 |
·监控量测项目 | 第146-147页 |
·掌子面水平位移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测量方法 | 第147-155页 |
·掌子面水平位移测量基本原理 | 第147-150页 |
·掌子面水平位移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 第150-155页 |
·监控量测设计 | 第155-156页 |
·预加固效果评价 | 第156-160页 |
·小结 | 第160-161页 |
第7章 工程应用 | 第161-177页 |
·工程概况 | 第161-162页 |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 第162-163页 |
·预加固设计 | 第163-166页 |
·计算模型 | 第166-168页 |
·监控量测的内容与方法 | 第168-171页 |
·监控量测及数值计算的结果与分析 | 第171-173页 |
·预加固效果评价 | 第173-176页 |
·小结 | 第176-177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77-180页 |
·结论 | 第177-179页 |
·展望 | 第179-180页 |
附录 | 第180-185页 |
致谢 | 第185-186页 |
参考文献 | 第186-194页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94-196页 |
详细摘要 | 第196-2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