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4页 |
| 插图清单 | 第14-16页 |
| 表格清单 | 第16-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9页 |
| ·纳米材料概述 | 第17-21页 |
| ·纳米粒子的性质 | 第17-18页 |
| ·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 | 第18-21页 |
| ·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21页 |
|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1-24页 |
| ·固相法 | 第22页 |
| ·气相法 | 第22-23页 |
| ·液相法 | 第23-24页 |
| ·纳米金属粉末的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 ·纳米金属粉末概述 | 第24页 |
| ·纳米 Ag 粉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 ·纳米 Ni 粉的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 ·纳米金属氧化物粉末的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 ·纳米金属氧化物的概述 | 第26页 |
| ·纳米 NiO 的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超细 Ag 粉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第29-45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超细 Ag 粉的制备过程及研究方法 | 第29-33页 |
| ·实验原料 | 第29-30页 |
|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 ·实验流程 | 第30-32页 |
| ·性能检测 | 第32-33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44页 |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33-35页 |
| ·透射电镜表征及粒度分析 | 第35-36页 |
| ·EDS 元素分析及收集率计算 | 第36-37页 |
| ·保护剂的作用机理 | 第37-39页 |
| ·不同保护剂加入量对制备 Ag 粉的影响 | 第39-42页 |
| ·溶液 PH 对制备纳米银粉的影响 | 第42-43页 |
| ·纳米银粉的溅射现象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三章 超细 Ni 粉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 第45-54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超细 Ni 粉的制备过程及研究方法 | 第45-49页 |
| ·实验原料 | 第45-46页 |
| ·实验仪器 | 第46页 |
| ·实验流程 | 第46-48页 |
| ·性能检测 | 第48-49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甘氨酸-硝酸盐法制备超细 NiO 粉末及性能表征 | 第54-66页 |
| ·引言 | 第54页 |
| ·超细 NiO 粉末的制备过程及研究方法 | 第54-58页 |
| ·实验原料 | 第54-55页 |
| ·实验仪器 | 第55页 |
| ·实验过程 | 第55-56页 |
| ·性能检测 | 第56-58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5页 |
| ·甘氨酸-硝酸盐法制备 NiO 粉末的 XRD 分析 | 第58页 |
| ·不同甘氨酸加入量制得 NiO 粉末的透射电镜表征及粒度表征 | 第58-59页 |
| ·其他 NiO 粉末的粒度表征 | 第59-60页 |
| ·样品光催化活性分析 | 第60-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五章 氮掺杂改性纳米 NiO 的制备与表征 | 第66-76页 |
| ·引言 | 第66页 |
| ·掺氮制备工艺 | 第66-69页 |
| ·烧结工艺 | 第66-67页 |
| ·实验仪器 | 第67页 |
| ·性能检测 | 第67-69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9-75页 |
| ·XRD 结果分析 | 第69-70页 |
| ·透射电镜形貌及粒径分析 | 第70-71页 |
| ·UV-vis 分析 | 第71-73页 |
| ·XPS 分析 | 第73-74页 |
| ·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分析 | 第74-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