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11页 |
| Abstract | 第11-14页 |
| 前言 | 第14-25页 |
| 1 缺血性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 第15-16页 |
| 2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 第16-17页 |
| 3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 第17-20页 |
| 4 基因遗传多态性和数据库的发展 | 第20-21页 |
| 5 多基因疾病研究策略概述 | 第21-22页 |
| 6 目前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及策略 | 第22页 |
| 7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 第22-25页 |
| 第一部分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第25-45页 |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5-31页 |
| ·研究对象 | 第25-26页 |
| ·病例组的纳入标准 | 第26-27页 |
| ·病例组排除标准 | 第27页 |
| ·对照组纳入及排除标准 | 第27页 |
| ·伦理审查 | 第27页 |
| ·临床资料收集方法 | 第27-29页 |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 第29页 |
| ·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 | 第29-30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30-31页 |
| 2 结果 | 第31-36页 |
| 3 讨论 | 第36-44页 |
| 4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二部分 WNK1基因多态性与维汉两民族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研究 | 第45-73页 |
| 1 对象与方法 | 第46-60页 |
| ·研究对象 | 第46页 |
| ·研究方法 | 第46-57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57-60页 |
| 2 结果 | 第60-69页 |
| 3 讨论 | 第69-72页 |
| 4 小结 | 第72-73页 |
| 第三部分 WNK1-rs11611246位点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 | 第73-9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4-77页 |
| ·研究对象 | 第74页 |
| ·研究方法 | 第74-77页 |
| 2 结果 | 第77-85页 |
| 3 讨论 | 第85-89页 |
| 4 小结 | 第89-90页 |
| 结论 | 第90-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103页 |
| 综述 | 第103-1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4-122页 |
| 附录 | 第122-130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130-131页 |
| 个人简历 | 第131-132页 |
| 导师请阅表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