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体系之居家养老服务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主题 | 第10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1页 |
(二)访谈法 | 第11页 |
(三)观察法 | 第11页 |
五、研究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 第12-18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一)社区 | 第12页 |
(二)社区社会工作 | 第12页 |
(三)社区养老 | 第12页 |
(四)居家养老 | 第12-13页 |
(五)机构养老 | 第13页 |
(六)家庭养老 | 第13-14页 |
二、几种养老方式的区别 | 第14-15页 |
(一)居家养老 VS 社区养老 | 第14页 |
(二)居家养老 VS 机构养老 | 第14页 |
(三)居家养老 VS 家庭养老 | 第14页 |
(四)几种养老方式的对比 | 第14-15页 |
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者关系 | 第15-16页 |
四、居家养老的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一)改良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 第16-17页 |
(二)生态系统理论 | 第17页 |
(三)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居家养老服务框架 | 第18-28页 |
一、居家养老模式国内外经验 | 第18-23页 |
(一)国外典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 第18页 |
(二)国内典型居家养老实践的相关研究 | 第18-23页 |
二、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居家养老模式 | 第23-28页 |
(一)组织层面整合 | 第23-24页 |
(二)服务层面的整合 | 第24-28页 |
第四章 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和服务方式 | 第28-33页 |
一、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 | 第28-29页 |
二、居家养老中的正式服务 | 第29-30页 |
(一)居家养老正式服务内容 | 第29-30页 |
(二)居家养老正式服务服务方式 | 第30页 |
(三)居家养老正式服务评估 | 第30页 |
三、居家养老中的非正式照顾 | 第30-31页 |
四、不同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对应的服务内容 | 第31-33页 |
第五章 政府在居家养老中的重要作用 | 第33-36页 |
一、居家养老的多元主体 | 第33-34页 |
(一)政府是居家养老的责任主体 | 第33页 |
(二)社会组织是居家养老的供给主体 | 第33页 |
(三)社区和家庭是居家养老的参与主体 | 第33-34页 |
二、政府在居家养老中的职责及其功能的发挥 | 第34-36页 |
(一)政府在居家养老中的职责 | 第34-35页 |
(二)政府责任主体功能的发挥 | 第35-3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 第36-39页 |
一、目前我国居家养老的问题 | 第36页 |
(一)居家养老概念界定不清 | 第36页 |
(二)对于非正式照顾的鼓励政策不够具体 | 第36页 |
(三)政府的自我定位不明确 | 第36页 |
(四)各地发展不平衡 | 第36页 |
二、对我国实施居家养老的政策建议 | 第36-38页 |
(一)政府明确自己责任主体的定位 | 第36-37页 |
(二)明晰居家养老概念界定 | 第37页 |
(三)鼓励家庭、邻里对老人的非正式照料 | 第37页 |
(四)建立居家养老正式服务综合体系 | 第37-38页 |
(五)建立合理的评估监督机制 | 第38页 |
(六)对居家养老人才的引进和培训 | 第38页 |
(七)中央调控平衡各地区的居家养老发展 | 第38页 |
三、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