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计的汉语意见文本校对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汉语意见文本校对的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标点符号预测与校对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错别字校对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汉语文本自动校对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15页 |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本文的组织安排 | 第16-17页 |
第2章 汉语意见文本标点自动校对 | 第17-36页 |
·引言 | 第17-18页 |
·汉语意见文本标点错误分析 | 第18-21页 |
·意见文本标点符号的使用特点 | 第18-20页 |
·意见文本中的标点错误 | 第20-21页 |
·标点校对系统总体框架 | 第21-25页 |
·标点校对系统实现步骤 | 第21-24页 |
·标点校对系统标注体系 | 第24-25页 |
·标点位置预测与校对 | 第25-30页 |
·基于 CRF 的标点位置预测 | 第25-26页 |
·标点符号位置预测的特征选择 | 第26-29页 |
·标点符号位置纠错 | 第29-30页 |
·标点预测 | 第30-31页 |
·基于 Bi-gram 的标点校对 | 第31-3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实验数据及测评方法 | 第32-33页 |
·标点位置预测与校对实验结果 | 第33-34页 |
·标点校对实验结果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汉语意见文本错别字校对 | 第36-55页 |
·引言 | 第36-37页 |
·意见文本错别字分析 | 第37-40页 |
·意见文本的特点分析 | 第37-38页 |
·意见文本错别字类型分析 | 第38-40页 |
·错别字校对任务描述 | 第40-41页 |
·错别字检测 | 第41-43页 |
·基于散串的错别字检测 | 第42页 |
·基于互信息的错别字检测 | 第42-43页 |
·错别字校对 | 第43-51页 |
·基于汉字-拼音-汉字转换的校对模型 | 第43-45页 |
·相似拼音串转换 | 第45-46页 |
·拼音串切分 | 第46-47页 |
·拼音解码过程 | 第47-49页 |
·N-gram 语言模型 | 第49-51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3页 |
·实验数据与评测指标 | 第51-52页 |
·错别字检测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页 |
·错别字纠正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