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11页 |
2 群体感应抑制剂研究进展综述 | 第11-26页 |
·QS类型 | 第11-12页 |
·AHL型QS | 第11页 |
·肽型QS | 第11-12页 |
·其他类型QS | 第12页 |
·QS引发的问题 | 第12页 |
·QS抑制 | 第12-14页 |
·细菌检测菌检测QS信号分子和筛选QSI | 第12-14页 |
·筛选QSIs方案 | 第14页 |
·QSI | 第14-22页 |
·天然产物 | 第14-22页 |
·原核源QSI | 第14-16页 |
·动物源QSIs | 第16页 |
·植物源QSIs | 第16-21页 |
·海洋生物源QSIs | 第21页 |
·真菌源QSIs | 第21-22页 |
·抗体源QSI | 第22页 |
·QSI应用 | 第22-26页 |
·生物技术应用 | 第22-24页 |
·水产业 | 第22-24页 |
·工业应用 | 第24-26页 |
·废水处理 | 第24页 |
·植物栽培 | 第24页 |
·动物保护 | 第24-25页 |
·人类健康 | 第25-26页 |
3 群体感应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及筛选实验 | 第26-38页 |
·实验思路 | 第26页 |
·实验部分 | 第26-30页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26-28页 |
·所用菌株和生长条件 | 第26-27页 |
·使用的药品及仪器 | 第27-28页 |
·实验步骤 | 第28-30页 |
·检测菌0D值与浓度之间关系实验(浇注平板法) | 第28页 |
·群体感应现象实验 | 第28-29页 |
·群体感应抑制剂筛选实验 | 第29-30页 |
·实验结果 | 第30-38页 |
·检测菌0D值与浓度之间关系的实验(浇注平板法)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群体感应现象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群体感应抑制剂筛选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38页 |
4 杂交鹅掌楸二氯甲烷粗提部位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 第38-50页 |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提取和分离 | 第40页 |
·化合物结构分析与解析 | 第40-50页 |
·化合物Ⅰ结构解析:(+)-Pinoresinol(松脂醇) | 第40-43页 |
·化合物Ⅱ结构解析:Syringaresinol(丁香脂素) | 第43-45页 |
·化合物Ⅲ、Ⅳ结构解析 | 第45-49页 |
·其他化合物结构解析 | 第49-50页 |
5 杂交鹅掌楸二氯甲烷粗提部位化合物的QSI活性 | 第50-53页 |
·实验药品材料与仪器 | 第50页 |
·试验方法 | 第50-52页 |
·实验结果 | 第52-53页 |
6 总结及课题的下步计划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6页 |
附录 | 第66-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