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型参数对于大型冷却塔热力特性影响的数值计算研究
| 摘要 | 第1-13页 |
| ABSTRACT | 第13-16页 |
| 符号说明 | 第16-17页 |
| 1 绪论 | 第17-27页 |
| ·课题背景 | 第17页 |
| ·冷却塔概述 | 第17-20页 |
| ·冷却塔热力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 ·冷却塔塔型 | 第18-20页 |
| ·冷却塔塔型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20-26页 |
| ·冷却塔塔型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 ·冷却塔塔型应用现状 | 第23-26页 |
| ·本文工作 | 第26-27页 |
| 2 冷却塔三维数值计算的理论基础 | 第27-39页 |
| ·冷却塔内热质传递的基本原理 | 第27-28页 |
| ·对流传热 | 第27页 |
| ·对流传质 | 第27-28页 |
| ·麦克尔关系式 | 第28页 |
| ·冷却塔内湿空气的动力计算 | 第28-29页 |
| ·冷却塔的抽力 | 第28-29页 |
| ·冷却塔的阻力 | 第29页 |
| ·冷却塔三维数值计算的控制方程和物理模型 | 第29-38页 |
| ·引言 | 第29-30页 |
| ·控制微分方程的建立 | 第30-32页 |
| ·冷却塔内传热传质模型 | 第32-37页 |
| ·冷却塔阻力模型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3 冷却塔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39-55页 |
| ·基础塔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9-43页 |
| ·基础塔型的基本资料 | 第39-40页 |
| ·建模、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第40-42页 |
| ·计算方法 | 第42-43页 |
| ·模型用于基础塔的验证及计算结果分析 | 第43-53页 |
| ·网格独立性考核 | 第43页 |
| ·实际运行数据的计算验证 | 第43-44页 |
| ·无风工况计算结果分析 | 第44-49页 |
| ·侧风工况计算结果分析 | 第49-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4 单塔型参数变量对冷却塔性能的影响 | 第55-87页 |
| ·冷却塔双曲线方程计算概述 | 第55-57页 |
| ·塔型研究参数的选取 | 第57-58页 |
| ·典型工况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58-75页 |
| ·RAUL对冷却塔性能的影响 | 第58-64页 |
| ·RAUZ对冷却塔性能的影响 | 第64-67页 |
| ·A_f/A_o对冷却塔性能的影响 | 第67-69页 |
| ·A_f对冷却塔性能的影响 | 第69-72页 |
| ·RAUC对冷却塔性能的影响 | 第72-74页 |
| ·H_(th)/H_t对冷却塔性能的影响 | 第74-75页 |
| ·多侧风工况计算结果分析 | 第75-82页 |
| ·RAUL对冷却塔性能的影响 | 第75-77页 |
| ·RAUZ对冷却塔性能的影响 | 第77-79页 |
| ·A_f/A_o对冷却塔性能的影响 | 第79-80页 |
| ·A_f对冷却塔性能的影响 | 第80-82页 |
| ·各研究变量对冷却塔性能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82-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7页 |
| 5 组合变量对冷却塔热力性能的影响 | 第87-115页 |
| ·塔型参数组合变化概述 | 第87-89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89-105页 |
| ·不同RAUZ下RAUL对出塔水温的影响 | 第89-92页 |
| ·不同A_f/A_o下RAUL对出塔水温的影响 | 第92-95页 |
| ·不同RAUL下RAUZ对出塔水温的影响 | 第95-97页 |
| ·不同A_f/A_o下RAUZ对出塔水温的影响 | 第97-100页 |
| ·不同RAUL下A_f/A_o对出塔水温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 ·不同RAUZ下A_f/A_o对出塔水温的影响 | 第102-105页 |
| ·计算结果的正交处理与极差分析 | 第105-109页 |
| ·计算数据的正交处理 | 第105-106页 |
| ·循环水温降的极差分析 | 第106-109页 |
| ·基于循环水温降的塔型等级划分 | 第109-1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2-115页 |
| 6 全文总结及建议 | 第115-119页 |
| ·本文结论 | 第115-117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117-118页 |
| ·展望与建议 | 第118-1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9-125页 |
| 致谢 | 第125-12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127-128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