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2页 |
|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 第2章 相关理论回顾及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 ·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概念概述 | 第14-16页 |
| ·相关理论回顾 | 第16-19页 |
| ·文献综述 | 第19-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24-32页 |
| ·产业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24-26页 |
| ·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分析 | 第26-29页 |
| ·规模经济效应 | 第26-27页 |
| ·技术聚合效应 | 第27-28页 |
| ·人力资本积累 | 第28页 |
| ·产业结构调整 | 第28-29页 |
| ·企业制度创新 | 第29页 |
| ·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分析 | 第29-31页 |
| ·垄断加剧 | 第29-30页 |
| ·产业结构调整成本过高 | 第30页 |
| ·夸大产品的异质性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4章 江苏省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第32-47页 |
| ·江苏省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第32-35页 |
| ·江苏省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的现状分析 | 第35-41页 |
| ·基于SITC编码分类的G-L指数分析 | 第35-36页 |
| ·基于产业内贸易额角度的分析 | 第36-38页 |
| ·基于产业内贸易增长率角度的分析 | 第38-39页 |
| ·基于产业内贸易地理方向角度的分析 | 第39-41页 |
| ·江苏省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分析 | 第41-45页 |
| ·江苏省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分析 | 第41-44页 |
| ·江苏省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类型的现状分析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5章 江苏省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 第47-58页 |
| ·江苏省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总体分析 | 第47-49页 |
| ·模型建立及指标选取 | 第47页 |
| ·经济指标检验 | 第47-49页 |
| ·江苏省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 第49-51页 |
| ·模型的建立及推导 | 第49-50页 |
| ·贡献度分析 | 第50-51页 |
| ·江苏省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51-57页 |
| ·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1-54页 |
| ·江苏省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54-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8-63页 |
| ·主要结论 | 第58页 |
| ·政策建议 | 第58-63页 |
| ·选择产业内贸易的主导产业,促进VIIT向HIIT转变 | 第59页 |
| ·发展规模经济,整合市场资源 | 第59-60页 |
| ·正确引导FDI投向,加大科研投入 | 第60页 |
| ·创建自主品牌,扩大产品差异 | 第60-61页 |
| ·引进专业化人才,改善人力资本积累 | 第61页 |
|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附录 | 第67-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