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中医护理学论文--妇产科护理论文

耳穴压丸法对剖宫产术后疼痛及相关介质影响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中英文缩略词第10-11页
前言第11-12页
一、概述第12-18页
 (一) 研究背景第12-16页
  1. 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现状第12页
  2. 术后疼痛与血清Cor、IL-6浓度的关系第12-13页
  3. 耳穴压丸法镇痛效果第13-14页
  4. 耳穴压丸法剖宫产术后镇痛方案的确立第14-16页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18页
  1. 研究目的第16页
  2. 研究意义第16-18页
二、研究方法第18-24页
 (一) 研究类型第18页
 (二) 研究对象与场所第18-19页
  1.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第18页
  2. 样本量估计第18-19页
  3. 抽样和分组方法第19页
 (三) 干预方法第19-20页
  1. PCIA组第19-20页
  2. 耳穴压丸组第20页
  3. 耳穴压丸加PCIA组第20页
 (四) 观察指标与收集方法第20-21页
  1. 患者的一般资料第20页
  2. 疼痛程度第20页
  3. 疼痛相关介质的血清浓度第20-21页
 (五)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1-22页
  1. 资料的统计学描述第21页
  2. 资料的统计推断第21-22页
 (六) 技术路线第22-23页
 (七) 临床伦理第23页
 (八) 质量控制第23-24页
  1. 选题与准备阶段第23页
  2. 正式试验阶段第23页
  3. 资料的整理阶段第23-24页
三、研究结果第24-35页
 (一) 基线资料第24-25页
 (二) VAS评分第25-30页
  1. 切口静息痛VAS评分第25-27页
  2. 切口翻身痛VAS评分第27-29页
  3. 静滴催产素时宫缩痛VAS评分第29-30页
 (三) 疼痛相关介质第30-35页
  1. 血清Cor浓度变化第30-32页
  2. 血清IL-6浓度变化第32-33页
  3. 耳穴压丸法缓解疼痛与Cor、IL-6浓度的相关性第33-35页
四、讨论第35-38页
 (一) 耳穴压丸法能有效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第35-36页
 (二) 耳穴压丸法剖宫产术后镇痛对血清Cor、IL-6的影响第36-38页
五、结论第38-40页
 (一) 研究结论第38页
 (二) 创新与局限第38页
  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38页
  2. 本研究的局限之处第38页
 (三) 启示与建议第38-40页
  1. 对护理研究的启示第38页
  2. 对剖宫产术后疼痛护理的启示第38-39页
  3. 对耳穴压丸法研究的启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7页
附件第47-55页
致谢第55-56页
文献综述第56-63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乳腺五号方对乳腺癌术后脾胃虚弱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