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目的 | 第11-29页 |
摘要 | 第1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我国水稻氮肥施用状况 | 第11-12页 |
·稻田氮素损失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 | 第12-13页 |
2 稻田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及控制措施 | 第13-16页 |
·稻田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 | 第13-15页 |
·控制稻田氮素损失、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主要控制措施 | 第15-16页 |
3 水稻氮素平衡模型 | 第16-19页 |
·水稻氮素平衡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水稻氮素平衡模型的不足及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9页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9-37页 |
摘要 | 第29页 |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研究思路 | 第29页 |
·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2 资料来源 | 第30-33页 |
·田间试验 | 第30-32页 |
·数据获取及主要测定内容 | 第32-33页 |
3 水稻生长模拟模型简介 | 第33-35页 |
·CERES-Rice模型 | 第33页 |
·ORYZA2000模型 | 第33-34页 |
·RiceGrow模型 | 第34-35页 |
4 模型的检验与评价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氮肥运筹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第37-59页 |
摘要 | 第37-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页 |
·试验设计 | 第38页 |
·测试项目和方法 | 第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54页 |
·氮肥运筹对水稻分蘖与成穗的影响 | 第38-40页 |
·氮肥运筹对水稻叶面积指数和比叶面积的影响 | 第40-42页 |
·氮肥运筹对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第42-45页 |
·氮肥运筹对水稻地上部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第45-49页 |
·水稻临界氮浓度模型 | 第49-51页 |
·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第51-53页 |
·氮肥运筹对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第四章 水稻氮素平衡模型的比较与检验 | 第59-85页 |
摘要 | 第59-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1页 |
·主要水稻模型简介 | 第60页 |
·试验设计 | 第60页 |
·测试项目与数据处理 | 第60-6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1-78页 |
·模型模拟过程和算法的比较 | 第61-70页 |
·模型参数的比较 | 第70-72页 |
·模拟效果的比较 | 第72-78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78-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第85-93页 |
摘要 | 第85页 |
1 讨论 | 第85-87页 |
·氮肥运筹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第85-87页 |
·不同水稻氮素平衡模型的比较 | 第87页 |
2 本研究的创新及今后的研究设想 | 第87-88页 |
·创新与特色 | 第87-88页 |
·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 第88页 |
3 结论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附录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