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论文

机械开沟秸秆集中沟埋还田技术低碳特点与经济效益分析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8页
 摘要第12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全球气候变化及温室气体问题第12-13页
     ·秸秆产量与处理问题第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秸秆处理基本方式第13-14页
     ·秸秆资源化利用研究第14页
     ·秸秆还田的技术研究第14-15页
     ·秸秆还田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第15页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第15-16页
     ·秸秆还田对水体环境的影响第16页
     ·秸秆还田对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碳汇的影响第16-17页
     ·秸秆还田经济效益的研究第17-18页
   ·秸秆还田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8-19页
     ·土壤耕作的问题第18页
     ·农田水平整的问题第18页
     ·作物生长及产量的问题第18-19页
     ·碳排放的问题第19页
     ·效益与成本的问题第19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页
   ·秸秆集中沟埋还田的技术简介第19-21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1-23页
     ·项目来源第21页
     ·研究内容第21页
     ·技术路线第21-23页
 参考文献第23-27页
 ABSTRACT第27-28页
第二章 秸秆集中沟埋还田机械开沟作业的效果与影响第28-54页
 摘要第28-29页
   ·材料与方法第29-34页
     ·试验地概况第29-30页
     ·试验材料第30-31页
     ·试验设计第31-32页
     ·试验管理实施第32-33页
     ·样品采集与测定第33-34页
     ·数据处理第34页
   ·结果与分析第34-48页
     ·开沟质量与稳定性第34-37页
     ·作业速度及效率第37-38页
     ·开沟油耗分析第38-41页
     ·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41-45页
     ·对小麦作物生长的影响第45-46页
     ·对农田水平整的影响第46-47页
     ·对水稻作物生长的影响第47-48页
   ·结论与讨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ABSTRACT第52-54页
第三章 机械开沟秸秆集中沟埋还田的农田碳平衡分析第54-76页
 摘要第54-56页
   ·材料与方法第56-59页
     ·试验地概况第56页
     ·试验设计第56页
     ·试验管理实施第56页
     ·样品采集与测定第56页
     ·研究方法第56-59页
     ·数据处理第59页
   ·结果与分析第59-70页
     ·小麦季农业生产投入对碳排放的影响第59-60页
     ·水稻季农业生产投入对碳排放的影响第60-62页
     ·农业生产投入对稻麦轮作碳排放的影响第62-63页
     ·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第63-66页
     ·对农作物碳吸收量的影响第66-68页
     ·对农田净碳排放的影响第68-70页
   ·结论与讨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ABSTRACT第74-76页
第四章 机械开沟秸秆集中沟埋还田的经济效益分析第76-92页
 摘要第76-77页
   ·材料与方法第77-79页
     ·试验地概况第77页
     ·试验设计第77页
     ·试验管理实施第77页
     ·数据来源第77页
     ·研究方法第77-79页
     ·数据处理第79页
   ·结果与分析第79-88页
     ·成本投入分析第79-83页
     ·济收入分析第83-84页
     ·济效益分析第84页
     ·生态功能价值的分析第84-86页
     ·生态补偿价值的分析第86-87页
     ·经济总效益的分析第87-88页
   ·结论与讨论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1页
 ABSTRACT第91-9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第92-98页
 摘要第92页
   ·结论第92-93页
     ·机械开沟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具有推广价值第92页
     ·机械开沟秸秆集中沟埋还田有利于减少碳排放,增加土壤储碳量第92-93页
     ·机械开沟秸秆集中沟埋还田有利于提高经济总效益第93页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第93-94页
     ·主要创新点第93页
     ·不足之处第93-94页
   ·研究展望第94页
   ·机械开沟方案设想第94-96页
 ABSTRACT第96-9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8-100页
致谢第100-102页
附图第102-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稻麦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对作物、土壤微生物及碳库的影响
下一篇:pH对乙酸废水剩余污泥产率和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