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前言 | 第8-1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8-35页 |
| ·材料和试剂 | 第18-21页 |
| ·本实验所使用的菌株和质粒 | 第18-19页 |
| ·PCR引物 | 第19-20页 |
| ·RT-PCR引物 | 第20-21页 |
| ·培养基和抗生素 | 第21页 |
|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 ·方法 | 第21-35页 |
| ·质粒制备及纯化 | 第21-23页 |
| ·DNA片段的纯化回收 | 第23页 |
| ·细菌基因组的提取 | 第23-24页 |
| ·工具酶的使用 | 第24页 |
| ·三亲本接合转移实验 | 第24-25页 |
| ·噬菌体转导实验 | 第25-26页 |
| ·点突变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6-29页 |
| ·插入突变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9页 |
| ·在actSH219A点突变的背景下构建actS/actR的双突变 | 第29-30页 |
| ·细菌双杂交实验 | 第30页 |
| ·菌落转移滤波器分析(Colony-lift Filter Assay) | 第30-31页 |
| ·酸敏感实验 | 第31页 |
| ·过氧化物敏感性实验 | 第31页 |
| ·共生固氮实验与竞争结瘤实验 | 第31-32页 |
| ·细菌RNA的提取方法 | 第32-35页 |
| 结果 | 第35-44页 |
| ·细菌双杂实验 | 第35-36页 |
| ·酸敏感实验 | 第36-37页 |
| ·过氧化物敏感性实验 | 第37-39页 |
| ·共生固氮实验 | 第39-42页 |
| ·actR19的竞争结瘤能力分析 | 第42-43页 |
| ·双组份系统ActS/ActR相关突变体基因表达的分析 | 第43-44页 |
| 讨论 | 第44-45页 |
| 结论与创新点 | 第45-46页 |
| 发表论文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