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评析 | 第12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农村信用社及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第14-21页 |
·农村信用社的概念 | 第14-17页 |
·农村信用社的含义 | 第14页 |
·农村信用社的主要任务 | 第14-15页 |
·农村信用社的历史沿革 | 第15-17页 |
·信贷风险管理概念的界定 | 第17-20页 |
·风险管理的涵义 | 第17页 |
·风险管理的历史 | 第17-18页 |
·风险管理的主体 | 第18页 |
·风险管理的客体 | 第18页 |
·风险管理的步骤 | 第18-19页 |
·风险管理的方法 | 第19-20页 |
·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纯粹风险说 | 第20页 |
·企业全部风险说 | 第20-21页 |
3 中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21-24页 |
·目前中国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信贷风险 | 第21-22页 |
·信誉风险 | 第21页 |
·信用风险 | 第21页 |
·支付风险 | 第21-22页 |
·内控风险 | 第22页 |
·政策风险 | 第22页 |
·中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成因 | 第22-24页 |
·农村信贷特殊风险因素 | 第22-23页 |
·体制障碍因素 | 第23-24页 |
·信贷管理落后的因素 | 第24页 |
4 赞皇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第24-33页 |
·赞皇县信用社贷款业务分析 | 第24-29页 |
·赞皇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业务种类 | 第24-25页 |
·赞皇县农村信用社贷款类型 | 第25-27页 |
·赞皇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 | 第27页 |
·赞皇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现状 | 第27-29页 |
·赞皇县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成因 | 第29-30页 |
·赞皇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特点 | 第29页 |
·赞皇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成因 | 第29-30页 |
·赞皇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建议 | 第30-33页 |
·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制度,加强跟踪监管 | 第30-33页 |
·实行信贷限额审批小组制度 | 第33页 |
·扩展业务面 | 第33页 |
·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 | 第33页 |
5 中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 第33-40页 |
·强化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重要性 | 第33-36页 |
·目前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强化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第35-36页 |
·有效防范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对策 | 第36-38页 |
·建立健全和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 | 第36页 |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 | 第36-37页 |
·不断创新信贷业务品种 | 第37页 |
·运用现代手段强化信贷管理 | 第37页 |
·加快农业保险建设 | 第37-38页 |
·建立普惠制的农村金融财政税收政策 | 第38页 |
·优化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环境的建议 | 第38-40页 |
·小额信贷理念先行 | 第38页 |
·小额信贷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 第38页 |
·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 | 第38-39页 |
·小额信贷要坚持市场化取向 | 第39-40页 |
6 结论 | 第40-41页 |
7 致谢 | 第41-42页 |
8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9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