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灌水小区水力特性分析与灌水器性能试验研究
| 附件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田间管网的水力学解析 | 第14-16页 |
| ·田间管网的优化设计 | 第16页 |
|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 第16-1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滴头流量公式 | 第17页 |
| ·滴灌带水力性能 | 第17页 |
| ·滴灌带田间铺设方式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灌水小区的水力特性分析 | 第20-29页 |
| ·水头损失计算 | 第20-22页 |
| ·无分流管的沿程摩阻损失计算 | 第20-21页 |
| ·多孔出流管的沿程摩阻损失计算 | 第21-22页 |
| ·局部阻力损失计算 | 第22页 |
| ·灌水小区的流量偏差率 | 第22-23页 |
| ·灌水小区允许水头偏差的分配 | 第23页 |
| ·灌水小区的水力计算 | 第23-27页 |
| ·灌水小区水力设计的逐步逼近法 | 第23-24页 |
| ·灌水小区水力设计的经验系数法 | 第24-27页 |
| ·算例 | 第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滴头流量公式的试验研究 | 第29-37页 |
| ·理论分析 | 第29-33页 |
| ·滴头的制造偏差 | 第29-30页 |
| ·滴头的流量公式 | 第30-31页 |
| ·考虑滴头制造偏差的滴头流量公式推导 | 第31-33页 |
| ·试验验证 | 第33-36页 |
| ·试验目的 | 第33页 |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滴灌带的水力性能试验研究 | 第37-49页 |
| ·理论分析 | 第37-38页 |
| ·滴灌带的水头损失计算 | 第37页 |
| ·滴灌带的能坡线 | 第37-38页 |
| ·滴灌带灌水均匀度评价指标 | 第38页 |
| ·试验设计 | 第38-43页 |
| ·试验目的 | 第38-39页 |
|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39-41页 |
| ·试验误差来源分析及处理 | 第41-43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8页 |
| ·滴灌带的沿程总摩阻损失 | 第43-44页 |
| ·滴灌带铺设长度对均匀度的影响 | 第44-46页 |
| ·滴灌带入口压力对均匀度的影响 | 第46页 |
| ·滴灌带铺设坡度对均匀度的影响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灌水小区毛管铺设方式的探讨 | 第49-62页 |
| ·理论分析 | 第49-51页 |
| ·毛管的理论最大铺设长度 | 第49-50页 |
| ·选定滴灌带的最大有效铺设长度计算 | 第50页 |
| ·延长毛管铺设长度的意义 | 第50-51页 |
| ·延长毛管铺设长度的一般途径 | 第51页 |
| ·一种毛管折叠式铺设方式 | 第51-52页 |
| ·算例验证 | 第52-56页 |
| ·选定滴灌带及参数 | 第52-53页 |
| ·计算毛管滴头流量的逐步逼近法 | 第53-54页 |
| ·算例结果及分析 | 第54-56页 |
| ·试验验证 | 第56-61页 |
| ·试验目的 | 第56页 |
|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56-57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2-64页 |
| ·主要结论 | 第62页 |
| ·讨论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作者简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