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9-12页 |
·从信贷供给方角度的解释 | 第10-11页 |
·从信贷需求方角度的解释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2章 中国农户正规信贷约束的理论分析 | 第14-19页 |
·农村金融及正规信贷约束概述 | 第14-15页 |
·农村金融:正规与非正规 | 第14-15页 |
·农户正规信贷约束:需求型和供给型 | 第15页 |
·农户正规信贷约束模型分析 | 第15-17页 |
·信贷约束理论沿革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中国农户正规信贷约束的现状分析 | 第19-26页 |
·数据说明 | 第19页 |
·正规信贷约束的识别与衡量 | 第19-21页 |
·早期的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间接衡量方法 | 第20页 |
·直接衡量方法 | 第20-21页 |
·农户正规信贷约束的经验事实 | 第21-25页 |
·需求型信贷约束的事实描述 | 第21-22页 |
·供给型信贷约束的事实描述 | 第22-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4章 中国农户正规信贷约束的实证分析 | 第26-37页 |
·计量模型的选择和说明 | 第26-27页 |
·单变量probit 模型 | 第26-27页 |
·需求可识别probit 模型 | 第27页 |
·变量设置及估计结果 | 第27-35页 |
·变量设置 | 第28-30页 |
·正规信贷约束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 第30-34页 |
·单变量和需求可识别probit 模型估计结果比较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37-41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政策建议 | 第38-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录A 调查问卷——家庭借款清单与信用社关系 | 第44-45页 |
附录B 调查问卷——开放性问题 | 第45-4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