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1 海上设施用防污涂料的介绍 | 第12-36页 |
| ·海上设施用防污涂料的开发研究进展 | 第12-32页 |
| ·海洋污损生物及其危害 | 第12-13页 |
| ·主要防污技术 | 第13-17页 |
| ·防污涂料的开发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 ·防污涂料的现状 | 第20-32页 |
| ·防污涂料的发展趋势 | 第32-34页 |
| ·防污涂料水性化 | 第32-33页 |
| ·防污涂料的无毒化 | 第33页 |
| ·防污机理的协同化 | 第33页 |
| ·颜填料纳米化 | 第33-34页 |
| ·防污剂微胶囊化 | 第34页 |
|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 第34-36页 |
| 2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自乳化乳液的设计合成 | 第36-62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实验部分 | 第36-37页 |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36-37页 |
| ·合成实验 | 第37页 |
| ·性能测试 | 第37-39页 |
|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自乳化乳液漆膜的差热分析 | 第37页 |
|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自乳化乳液漆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7页 |
| ·凝胶率的测定 | 第37-38页 |
| ·乳液粒径的测定 | 第38页 |
| ·透射电镜表征 | 第38页 |
| ·乳液漆膜吸水率的测定 | 第38页 |
| ·单体转化率测定 | 第38页 |
| ·漆膜附着力、抗冲击、耐候性检测 | 第38-3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9-60页 |
|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自乳化乳液的合成原理 | 第39页 |
| ·软硬单体质量比例对漆膜的影响 | 第39-41页 |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1-44页 |
| ·单体转化率、粒径及其分布系数的动力学研究 | 第44-45页 |
| ·有机硅氧烷用量的影响 | 第45-48页 |
| ·乳化剂的HLB值的影响 | 第48-50页 |
| ·乳化剂种类的影响 | 第50-52页 |
| ·复合乳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52-55页 |
|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 第55-57页 |
|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自乳化乳液TEM表征 | 第57-58页 |
| ·红外光谱分析和DSC检测 | 第58-59页 |
| ·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自乳化乳液性能表征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2页 |
| 3 基于环氧甲萘醌(ME)的乳液型舰船防污涂料的研究 | 第62-94页 |
| ·引言 | 第62页 |
| ·实验部分 | 第62-64页 |
| ·主要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62-63页 |
| ·ME微胶囊制备 | 第63-64页 |
| ·涂料制备 | 第64页 |
| ·主要性能测试 | 第64-67页 |
| ·涂料急性经口毒性实验与观察方法 | 第64-65页 |
| ·涂料的物料分散程度的形貌表征 | 第65页 |
| ·涂料附着力和抗冲击性能检测 | 第65页 |
| ·漆膜吸水率 | 第65页 |
| ·微胶囊粒径检测 | 第65页 |
| ·微胶囊的形貌表征 | 第65页 |
| ·ME渗出量的检测 | 第65-66页 |
| ·涂料实海挂板实验 | 第66-6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7-92页 |
| ·主防污剂及与其匹配的防污助剂的设计选择 | 第67-81页 |
| ·主防污剂ME微胶囊化研究 | 第81-88页 |
| ·配套底漆和中间漆的选择 | 第88-89页 |
| ·新型舰船防污涂料性能评价 | 第89-92页 |
| ·结论 | 第92-94页 |
| 4 基于环氧甲萘醌(ME)的环保型网箱防污涂料的研究 | 第94-105页 |
| ·引言 | 第94页 |
| ·实验部分 | 第94-95页 |
| ·主要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94页 |
| ·网箱涂料的制备 | 第94-95页 |
| ·主要性能测试 | 第95-96页 |
| ·急性毒性和实海挂样网片的制备 | 第95页 |
| ·漆膜柔韧性测定和涂料急性毒性检测 | 第95页 |
| ·实海挂网防污性能检测 | 第95-96页 |
| ·ME渗出量的检测 | 第9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6-104页 |
| ·增塑剂的选择对防污涂料防污性能的影响 | 第96-97页 |
| ·防污剂PAV用量对涂料防污性能的影响 | 第97-98页 |
| ·ME用量对涂料防污性能的影响 | 第98-99页 |
| ·海上挂样防污效果对比及涂料急性毒性结果 | 第99-102页 |
| ·涂料对网绳的溶蚀 | 第102-104页 |
| ·结论 | 第104-105页 |
| 结论 | 第105-107页 |
| 展望 | 第107-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16页 |
| 博士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116-117页 |
| 作者简介 | 第117-118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18-119页 |
| 致谢 | 第119-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