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背景下陕西省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研究--基于支柱产业的协调性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2-14页 |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低碳经济与经济增长关系 | 第15-17页 |
·低碳经济制度 | 第17-18页 |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 第18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实行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低碳经济研究方法 | 第19页 |
·陕西低碳经济研究 | 第19-20页 |
·文献述评 | 第20-22页 |
第三章 陕西省低碳发展现状分析 | 第22-34页 |
·陕西省社会发展概况 | 第22-26页 |
·区位特征 | 第22页 |
·资源禀赋 | 第22-24页 |
·经济状况 | 第24-26页 |
·陕西省低碳发展水平分析 | 第26-34页 |
·低碳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 | 第27-28页 |
·陕西省与其他试点四省低碳发展水平对比分析 | 第28-32页 |
·陕西省低碳发展水平总体评价 | 第32-34页 |
第四章 陕西支柱产业协调性实证分析 | 第34-48页 |
·陕西支柱产业经济和碳排放现状分析 | 第34-40页 |
·陕西支柱产业经济状况分析 | 第34-35页 |
·陕西支柱产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分析 | 第35-39页 |
·陕西支柱产业的经济增长模式 | 第39-40页 |
·陕西支柱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 第40-48页 |
·模型选取 | 第40-42页 |
·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 第42-43页 |
·实证分析 | 第43-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陕西省低碳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途径 | 第48-61页 |
·完善低碳政策体系 | 第48-51页 |
·制定并完善低碳法律框架 | 第48-49页 |
·实施低碳财政税收政策 | 第49页 |
·制定完善的低碳价格政策 | 第49-50页 |
·创新低碳发展长效机制 | 第50-51页 |
·优化低碳产业体系 | 第51-53页 |
·优化产业结构 | 第52页 |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 第52-53页 |
·构建低碳能源体系 | 第53-58页 |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 第53-54页 |
·开发利用新能源 | 第54-56页 |
·节约能源并提高能源效率 | 第56-58页 |
·建立低碳技术体系 | 第58-60页 |
·碳封存与利用技术 | 第58-59页 |
·碳转化技术 | 第59-60页 |
·加快低碳经济试点与基地建设 | 第60-61页 |
·开展省内试点 | 第60页 |
·加快低碳产业基地建设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1-64页 |
·结论 | 第61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 第68-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