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和GIS的晴空下瞬时气温空间化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6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 | 第9-14页 |
| ·基于GIS的气温空间化研究 | 第9-11页 |
| ·基于RS的气温空间化研究 | 第11-13页 |
| ·前人研究的问题和不足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和数据 | 第16-20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6-17页 |
| ·自然地理背景 | 第16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6-17页 |
| ·研究所用数据 | 第17-20页 |
| ·气象站点数据 | 第17-18页 |
| ·卫星遥感数据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晴空下瞬时气温空间化方法 | 第20-27页 |
| ·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 | 第20-22页 |
| ·温度-植被指数(TVX)方法 | 第22-23页 |
| ·基于遥感的地表能量平衡模型方法 | 第23-27页 |
| 第四章 江苏省晴空下瞬时气温空间模拟结果分析 | 第27-43页 |
| ·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 | 第27-29页 |
| ·瞬时气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7-28页 |
| ·瞬时气温的变异特征分析 | 第28-29页 |
| ·温度-植被指数(TVX)方法 | 第29-33页 |
| ·基于遥感的地表能量平衡模型方法 | 第33-43页 |
| ·模型参数的计算 | 第35-41页 |
| ·气温反演结果 | 第41-43页 |
| 第五章 晴空下瞬时气温空间模拟方法适用性对比分析 | 第43-50页 |
| ·三种方法在江苏省不同时刻的适用性对比分析 | 第43-48页 |
| ·5月1日不同气温空间分布模拟方法的结果对比 | 第43-46页 |
| ·12月28日气温空间分布的模拟验证 | 第46-47页 |
| ·模拟方法的可移植性分析 | 第47-48页 |
| ·三种气温空间分布模拟方法的适用性对比分析 | 第48-5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3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论文特色与创新 | 第51-52页 |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52-53页 |
| 附录:文中各参数中文名称 | 第53-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