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皮渣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5页 |
| 缩略词 | 第5-8页 |
|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 ·枸杞简介 | 第8页 |
| ·类胡萝卜素简介 | 第8-10页 |
| ·类胡萝卜素的结构 | 第8页 |
| ·枸杞中的类胡萝卜素 | 第8-9页 |
| ·类胡萝卜素的性质 | 第9页 |
| ·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功能 | 第9-10页 |
| ·提取方法简介 | 第10-13页 |
| ·有机溶剂提取 | 第11页 |
| ·酶反应法 | 第11页 |
| ·微波辅助提取法 | 第11-12页 |
|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第12页 |
|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第12-13页 |
| ·类胡萝卜素提取物的分离纯化 | 第13-15页 |
| ·膜分离法 | 第13页 |
| ·薄层层析(TLC)法 | 第13-14页 |
| ·柱层析法 | 第14页 |
|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 第14-15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 1. 前言 | 第16-17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4页 |
| ·材料 | 第17-18页 |
| ·试验试剂 | 第17-18页 |
| ·试验仪器 | 第18页 |
| ·试验方法 | 第18-24页 |
| ·有机溶剂提取法 | 第18-19页 |
| ·磁场搅拌辅助有机溶剂提取法 | 第19-20页 |
| ·超声波微波联合辅助有机溶剂法 | 第20-21页 |
| ·类胡萝卜素的测定 | 第21页 |
| ·大孔树脂对枸杞皮渣中类胡萝卜素的吸附研究 | 第21-23页 |
| ·枸杞皮渣中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研究 | 第23-24页 |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4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53页 |
| ·有机溶剂提取法 | 第24-30页 |
| ·各提取物的吸收光谱 | 第24-25页 |
| ·有机溶剂的选择 | 第25-26页 |
| ·温度对提取量的影响 | 第26页 |
| ·浸提时间对提取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 ·料液比对提取量的影响 | 第27页 |
| ·颗粒度对提取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 ·提取次数对提取量的影响 | 第28页 |
| ·有机溶剂提取类胡萝卜素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 ·磁力搅拌辅助法 | 第30-36页 |
| ·磁力搅拌转速对提取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 ·磁力搅拌时间速对提取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 ·磁力搅拌温度速对提取量的影响 | 第32页 |
| ·模型拟合 | 第32-35页 |
| ·验证实验 | 第35-36页 |
| ·超声波-微波联合辅助有机溶剂提取法 | 第36-42页 |
| ·微波处理时间对提取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 ·超声波处理时间对提取量的影响 | 第37页 |
| ·微波功率对提取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 ·超声波输出功率对提取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 ·不同颗粒度对提取量的影响 | 第39页 |
| ·响应面实验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 ·模型验证 | 第42页 |
| ·不同提取方法对照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 ·大孔树脂对枸杞皮渣中类胡萝卜素的吸附研究 | 第43-48页 |
| ·大孔吸附树脂的选择 | 第43-44页 |
| ·静态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44页 |
| ·解析剂的选择 | 第44-45页 |
| ·pH对吸附的影响 | 第45页 |
| ·吸附等温线 | 第45-47页 |
| ·动态吸附曲线的绘制 | 第47页 |
| ·洗脱料液比的确定 | 第47-48页 |
| ·类胡萝卜素提取液的稳定性研究 | 第48-53页 |
| ·温度对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 第48页 |
| ·pH值对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 第48-49页 |
| ·光照对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 第49页 |
| ·氧化剂(H_2O_2)对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 第49-50页 |
| ·还原剂(Na_2SO_3)对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 第50页 |
| ·食用原料对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 第50-51页 |
| ·常见金属离子对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 第51-52页 |
| ·抗氧化剂对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 第52-53页 |
| 4 讨论 | 第53-59页 |
| ·有机溶剂提取法 | 第53-54页 |
| ·磁力搅拌辅助提取法 | 第54页 |
| ·超声波-微波联合辅助法提取法 | 第54-56页 |
| ·大孔树脂对色素液的吸附 | 第56-57页 |
| ·枸杞色素提取液稳定性试验 | 第57-58页 |
| ·展望 | 第58-59页 |
| 5.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个人简介 | 第68-69页 |
| 导师简介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