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气象站温度校准系统中测温部分的设计与误差分析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温度校准 | 第12-13页 |
| ·温度测量 | 第13-14页 |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创新点 | 第15-16页 |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系统方案确定 | 第18-23页 |
| ·设计目标 | 第18页 |
| ·传感器选择 | 第18-21页 |
| ·二线制铂电阻传感器 | 第19-20页 |
| ·三线制铂电阻传感器 | 第20-21页 |
| ·四线制铂电阻传感器 | 第21页 |
| ·总体方案确定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系统误差分析及降低误差措施 | 第23-37页 |
| ·差分输入提高系统整体抗干扰能力 | 第23-24页 |
| ·铂电阻 | 第24-26页 |
| ·引起误差的因素 | 第24-25页 |
| ·应对措施 | 第25-26页 |
| ·恒流源 | 第26-28页 |
| ·引起误差的因素 | 第26页 |
| ·应对措施 | 第26-28页 |
| ·工频干扰 | 第28-30页 |
| ·引起误差的因素 | 第28页 |
| ·应对措施 | 第28-30页 |
| ·ADC选择 | 第30-33页 |
| ·引起误差因素 | 第30-31页 |
| ·应对措施 | 第31-33页 |
| ·软件模拟误差 | 第33-35页 |
| ·误差产生原因 | 第33页 |
| ·应对措施 | 第33-35页 |
| ·其他因素及应对措施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硬件设计 | 第37-49页 |
| ·测试电流产生电路设计 | 第37-39页 |
|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第39-41页 |
| ·AD转换电路设计(差分应用) | 第41-44页 |
| ·微处理器电路设计 | 第44-45页 |
| ·下载调试电路 | 第45-46页 |
|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 第46-47页 |
| ·电源模块设计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软件设计 | 第49-61页 |
| ·下位机软件 | 第49-56页 |
| ·下位机软件整体方案 | 第49-50页 |
| ·预处理 | 第50-51页 |
| ·滤波 | 第51-53页 |
| ·ADC处理 | 第53-54页 |
| ·数据处理 | 第54-55页 |
| ·其他模块 | 第55-56页 |
| ·上位机软件 | 第56-60页 |
| ·上位机软件整体方案 | 第56-57页 |
| ·串口处理模块 | 第57-58页 |
| ·数据接收存储模块 | 第58页 |
| ·EXCEL生成模块 | 第58-59页 |
| ·图形显示处理模块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六章 调试与实验及误差分析 | 第61-77页 |
| ·理论介绍 | 第61-69页 |
| ·量值传递相关概念 | 第61-62页 |
| ·国家计量检定系统内容 | 第62-63页 |
| ·量值溯源相关概念 | 第63-64页 |
| ·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的区别 | 第64-65页 |
| ·检定与校准 | 第65-66页 |
| ·不确定度与误差 | 第66-68页 |
| ·校准方法 | 第68-69页 |
| ·系统实现与调试 | 第69-70页 |
| ·具体实验 | 第70-76页 |
| ·测温系统校准实验 | 第70-71页 |
| ·误差分析 | 第71-74页 |
| ·系统功能验证 | 第74-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附录1 测温系统原理图 | 第84-85页 |
| 附录2 测温系统电路板实物 | 第85-8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