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6页 |
综述 | 第16-24页 |
1 中药多糖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中药多糖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中药多糖抑菌防病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中药多糖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中药多糖抗氧化功能的研究进展 | 第17页 |
·中药多糖影响畜禽免疫器官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芪苓制剂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2 家禽肝脏特点及生理作用 | 第19-20页 |
·家禽肝脏特点 | 第19页 |
·家禽肝脏生理作用 | 第19-20页 |
3 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四氯化碳造成肝脏损伤的作用机理 | 第20页 |
·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制备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4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与急性肝损伤的关系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5 本试验的研究意义、目的 | 第23-24页 |
第一章 超声提取芪苓散粗多糖及其含量测定 | 第24-2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4-26页 |
·材料 | 第24页 |
·主要药材和试剂 | 第24页 |
·主要仪器 | 第24页 |
·方法 | 第24-26页 |
·提取芪苓散粗多糖的工艺流程 | 第24-25页 |
·芪苓散粗多糖含量测定 | 第25-26页 |
2 结果 | 第26-27页 |
·葡萄糖标准曲线 | 第26-27页 |
·芪苓散粗多糖提取量 | 第27页 |
·芪苓散粗多糖的含量 | 第27页 |
3 本章讨论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四氯化碳致雏鸡急性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29-3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9-30页 |
·材料 | 第29页 |
·实验动物 | 第29页 |
·主要试剂 | 第29页 |
·主要仪器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50%四氯化碳油溶液配制 | 第29页 |
·实验动物的分组和处理 | 第29-30页 |
·血清 ALT 和 AST 检测 | 第30页 |
·光镜制样、观察 | 第30页 |
·数据统计处理 | 第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四氯化碳对雏鸡肝组织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 第30页 |
·空白组雏鸡肝脏组织学变化 | 第30页 |
·模型组雏鸡肝脏组织学变化 | 第30页 |
·四氯化碳对雏鸡血清 AST 的影响 | 第30-31页 |
·四氯化碳对雏鸡血清 ALT 的影响 | 第31页 |
3 讨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芪苓散粗多糖对鸡急性肝损伤肝脏指数、血清转氨酶及总胆红素的影响 | 第33-4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3-35页 |
·材料 | 第33页 |
·实验动物 | 第33页 |
·主要药材和试剂 | 第33页 |
·主要仪器 | 第33页 |
·方法 | 第33-34页 |
·芪苓散粗多糖低﹑中﹑高剂量组配制 | 第33-34页 |
·联苯双酯溶液配制 | 第34页 |
·50%四氯化碳油混合溶液配制 | 第34页 |
·实验动物的分组与处理 | 第34页 |
·血清的制备和肝称重 | 第34页 |
·样品的测定 | 第34页 |
·数据统计处理 | 第34-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芪苓散粗多糖对 CCl_4致急性肝损伤雏鸡肝脏指数的影响 | 第35-36页 |
·芪苓散粗多糖对 CCl_4致雏鸡急性肝损伤血清 ALT 和 AST 活性变化和 TBiL含量的影响 | 第36-38页 |
3 讨论 | 第38-41页 |
·对 CCl_4致雏鸡肝损伤的作用机理的探讨 | 第38页 |
·芪苓散粗多糖对 CCl_4致急性肝损伤雏鸡肝脏指数的影响 | 第38-39页 |
·芪苓散粗多糖对 CCl_4致急性肝损伤雏鸡血清 ALT 和 AST 活性的影响 | 第39页 |
·芪苓散粗多糖对 CCl_4致急性肝损伤雏鸡血清 TBiL 的影响 | 第39-41页 |
第四章 芪苓散粗多糖对急性肝损伤雏鸡 MDA 含量和 GSH 活性的影响 | 第41-4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1-43页 |
·材料 | 第41页 |
·实验动物 | 第41页 |
·主要药材和试剂 | 第41页 |
·主要仪器 | 第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芪苓散粗多糖低﹑中﹑高剂量组配制 | 第41-42页 |
·联苯双酯溶液配制 | 第42页 |
·50%四氯化碳油溶液配制 | 第42页 |
·实验动物的分组与处理 | 第42页 |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42页 |
·样品的测定 | 第42页 |
·数据统计处理 | 第42-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4页 |
3 讨论 | 第44-46页 |
·芪苓散粗多糖对急性肝损伤雏鸡肝组织 MDA 含量的影响 | 第44页 |
·芪苓散粗多糖对急性肝损伤雏鸡 GSH 活性的影响 | 第44-46页 |
第五章 芪苓散粗多糖对鸡急性肝损伤引起 NAGase 活性变化的影响 | 第46-5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6-47页 |
·材料 | 第46页 |
·实验动物 | 第46页 |
·主要药材和试剂 | 第46页 |
·主要仪器 | 第46页 |
·方法 | 第46-47页 |
·芪苓散粗多糖低﹑中﹑高剂量组配制 | 第46-47页 |
·联苯双酯溶液配制 | 第47页 |
·50%四氯化碳油混合溶液配制 | 第47页 |
·实验动物的分组与处理 | 第47页 |
·血清的制备和肝称重 | 第47页 |
·样品的测定 | 第47页 |
·数据统计处理 | 第4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49页 |
3 讨论 | 第49-50页 |
第六章 芪苓散粗多糖对雏鸡急性肝损伤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50-5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0-51页 |
·材料 | 第50页 |
·实验动物 | 第50页 |
·主要药材和试剂 | 第50页 |
·主要仪器 | 第50页 |
·方法 | 第50-51页 |
·芪苓散粗多糖低﹑中﹑高剂量组配制 | 第50页 |
·联苯双酯溶液配制 | 第50-51页 |
·50%四氯化碳油混合溶液配制 | 第51页 |
·实验动物的分组与处理 | 第51页 |
·光镜制样、观察 | 第5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1-52页 |
·E 组雏鸡肝脏组织显微结构比较 | 第51-52页 |
·空白组雏鸡肝脏的显微结构 | 第51页 |
·攻毒组雏鸡肝脏的显微结构 | 第51页 |
·阳性组雏鸡肝脏的显微结构 | 第51-52页 |
·多糖组雏鸡肝脏的显微结构 | 第52页 |
·F 组雏鸡肝脏组织显微结构比较 | 第52页 |
·空白组雏鸡肝脏的显微结构 | 第52页 |
·攻毒组雏鸡肝脏的显微结构 | 第52页 |
·阳性组雏鸡肝脏的显微结构 | 第52页 |
·多糖组雏鸡肝脏的显微结构 | 第52页 |
3 讨论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页 |
本试验的创新点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附录一 试验主要仪器 | 第60-61页 |
附录二 CCl_4模型试验肝脏病理组织学观察附图 | 第61-62页 |
附录三 试验肝脏病理组织学观察附图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