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能动司法”之反思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0-15页
  一、 国内研究综述第10-13页
  二、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4页
  三、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二章 “能动司法”概述第15-21页
 第一节 “能动司法”在中国第15-16页
  一、 “能动司法”的提出第15页
  二、 “能动司法”的基本含义第15-16页
  三、 “能动司法”的主要特征第16页
 第二节 “司法能动主义”与“能动司法”第16-21页
  一、 美国的“司法能动主义”第17-18页
  二、 “司法能动主义”与“能动司法”之比较第18-21页
第三章 分析与论证:“能动司法”的法理思考第21-27页
 第一节 “能动司法”与法治第21-22页
 第二节 “能动司法”与民主第22-23页
 第三节 “能动司法”与正义第23-24页
 第四节 “能动司法”与“克制司法”第24-27页
第四章 调查与解读:“能动司法”的基层实践第27-41页
 第一节 实例展示:“能动司法”的典型举措第27-30页
  一、 各地“能动司法”实例第27-28页
  二、 分层归纳:“能动司法”的具体措施第28-30页
 第二节 数据分析:“能动司法”的资源流向第30-34页
  一、 调解的成本问题第30-32页
  二、 调解的资源分配第32-34页
 第三节 片段解读:“能动司法”的实践评析第34-41页
  一、 盲目乱动,缺乏约束第35页
  二、 过度调解,背离法治第35-36页
  三、 身份混淆,违背中立第36-37页
  四、 超越职责,过度联动第37-38页
  五、 不务正业,负担沉重第38-39页
  六、 法官素质,制约发展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附件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标准化审判
下一篇: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