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碳纤维复合浮床对微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10页
目录第10-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2页
   ·研究背景第16-19页
     ·水体微污染现状第16-17页
     ·水体微污染成因第17-18页
     ·水体微污染的危害第18-19页
   ·微污染水体的净化技术第19-21页
     ·化学修复技术第19页
     ·物理修复技术第19-20页
     ·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第20-21页
   ·生态浮床技术概述第21-28页
     ·生态浮床的净化机理第22-23页
     ·生态浮床的分类及组成第23页
     ·生态浮床的国内研究现状第23-27页
     ·生态浮床的国外研究现状第27-28页
     ·生态浮床技术存在的问题第28页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8-30页
     ·课题的研究目的第28-29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9-30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30-32页
第二章 复合浮床中植物的筛选第32-40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2-34页
     ·实验材料与装置第32页
     ·实验方法第32-33页
     ·实验用水第33页
     ·分析测定项目及方法第33-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38页
     ·植物在污水中的生长状况第34-35页
     ·植物对污水中各指标的净化效果第35-38页
   ·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复合浮床中人工介质的筛选第40-48页
   ·实验装置与材料第40-43页
     ·实验装置第40-41页
     ·实验材料第41页
     ·实验用水第41-42页
     ·实验的启动及运行第42-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46页
     ·EM菌剂人工介质的挂膜效果研究第43页
     ·两种人工介质对COD的去除效果第43-44页
     ·两种人工介质对NH_4~+-N的去除效果第44-45页
     ·两种人工介质对TP的去除效果第45-46页
   ·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影响复合浮床系统处理效果的因素研究第48-76页
   ·实验装置与材料第48-50页
     ·实验装置第48-49页
     ·实验材料第49页
     ·实验用水第49-50页
     ·实验的启动及运行第50页
   ·结果与讨论第50-74页
     ·不同水力负荷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50-57页
     ·不同污染物浓度负荷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57-64页
     ·不同的气水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64-71页
     ·不同季节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71-73页
     ·浮床系统的生物相第73-74页
   ·小结第74-76页
第五章 组合浮床不同组合方式及各部分结构去污能力对比研究第76-82页
   ·实验装置与方法第76-77页
     ·实验装置第76-77页
     ·实验用水第77页
     ·实验的运行第77页
     ·结果与讨论第77-81页
     ·浮床系统不同组合方式的去除效果第77-78页
     ·浮床系统不同部分的去污能力分析第78-81页
   ·小结第81-82页
第六章 组合浮床中试研究第82-90页
   ·中试概况第82-84页
     ·中试实验目的第83页
     ·中试工艺第83-84页
     ·中试水质第84页
   ·中试装置与材料第84-85页
   ·中试的启动与运行第85-86页
   ·组合浮床对污水的去除效果第86-89页
     ·启动阶段第86-87页
     ·稳定运行阶段第87页
     ·浮床植物的生长状况第87-89页
   ·小结第89-90页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第90-92页
   ·结论第90-91页
   ·建议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8页
致谢第98-100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0-102页
导师与作者简介第102-104页
附件第104-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华生消过程对巢湖沉积物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下一篇:BaZrO3/赤泥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氧化烟气的NO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