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6-18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核-壳改性剂 | 第8-12页 |
| ·核壳改性剂的结构 | 第8-9页 |
| ·核-壳改性剂的制备 | 第9-11页 |
| ·核壳改性剂的形态结构 | 第11-12页 |
| ·共混物的相容性 | 第12-14页 |
| ·共混物应力发白现象及形变机理 | 第14-17页 |
| ·共混物应力发白现象 | 第14页 |
| ·共混物形变机理 | 第14-17页 |
| ·橡胶粒子的形变和断裂模型 | 第14-15页 |
| ·多重银纹理论 | 第15页 |
| ·剪切屈服理论 | 第15页 |
| ·银纹—剪切屈服理论 | 第15-16页 |
| ·空洞—剪切屈服理论 | 第16-17页 |
|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及研究方案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18-24页 |
| ·实验原料 | 第18-19页 |
| ·实验设备及合成装置 | 第19-20页 |
| ·SBR胶乳的制备 | 第20-21页 |
| ·附聚SBR胶乳的制备 | 第21页 |
| ·MBS核壳改性剂的合成 | 第21-22页 |
| ·PVC/MBS共混物的制备 | 第22页 |
| ·PVC/MBS共混物性能测试与表征 | 第22-24页 |
| ·胶乳粒径的测试 | 第22页 |
| ·MBS核壳改性剂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测定 | 第22-23页 |
| ·PVC/MBS共混物拉伸性能测试 | 第23页 |
| ·PVC/MBS共混物冲击性能测试 | 第23页 |
| ·PVC/MBS共混物形态观察 | 第23页 |
| ·PVC/MBS共混物光学性能测试 | 第23页 |
| ·PVC/MBS共混物形变区扫描电镜观察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4-45页 |
| 第一部分 不同形态MBS核壳粒子改性PVC树脂共混物应力发白问题的研究 | 第24-36页 |
| ·设计MBS核壳改性剂形态结构 | 第25页 |
| ·胶乳粒径的测试 | 第25-27页 |
| ·MBS核壳改性剂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测定 | 第27-28页 |
| ·MBS在PVC基体中的分散及其形态 | 第28-30页 |
| ·PVC/MBS共混物应力-应变行为的研究 | 第30-31页 |
| ·PVC/MBS共混物冲击性能测试与脆-韧转变的研究 | 第31-33页 |
| ·不同形态的MBS对PVC/MBS共混体系应力发白性能的研究 | 第33页 |
| ·不同形态的MBS对PVC/MBS共混体系增韧机理及应力发白现象的影响 | 第33-35页 |
| ·第一部分结论 | 第35-36页 |
| 第二部分 不同粒径MBS核壳改性剂对PVC树脂增韧的增韧机理及其应力发白问题的研究 | 第36-45页 |
| ·合成MBS的粒径表征 | 第36页 |
| ·PVC/MBS共混物力学性能测试 | 第36-38页 |
| ·PVC/MBS共混物形变区透射电镜观察 | 第38-39页 |
| ·PVC/MBS共混物形变区扫描电镜观察 | 第39-44页 |
| ·第二部分结论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