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产品营销及其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9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基本概念辨析 | 第10-11页 |
·农产品的基本概念 | 第10页 |
·农产品市场的特点 | 第10页 |
·农产品营销的概念和内涵 | 第10-11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产品差异化理论 | 第11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1页 |
·规模经济理论 | 第11-12页 |
·顾客让渡价值理论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6-19页 |
第2章 山东农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 第19-25页 |
·山东农产品营销的宏观环境分析 | 第19-22页 |
·人口环境 | 第19页 |
·自然资源环境 | 第19-20页 |
·技术环境 | 第20页 |
·经济环境 | 第20-22页 |
·政治法律环境 | 第22页 |
·山东农产品营销的微观环境分析 | 第22-25页 |
·消费者意向 | 第22页 |
·农产品加工企业现状 | 第22-25页 |
第3章 山东农产品营销现状分析 | 第25-40页 |
·目标市场战略选择 | 第25-26页 |
·国内市场 | 第25页 |
·国际市场 | 第25-26页 |
·山东农产品的营销策略 | 第26-36页 |
·产品策略 | 第26-29页 |
·价格策略 | 第29-30页 |
·渠道策略 | 第30-34页 |
·促销策略 | 第34-36页 |
·采用新型农产品营销方式—网络营销 | 第36-37页 |
·注重发挥政府在山东省农产品营销中的引导作用 | 第37-40页 |
·政府引导农产品供给功能区的形成 | 第37-38页 |
·政府推动农产品出口贸易快速发展 | 第38-40页 |
第4章 山东农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0-49页 |
·农产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 第40-41页 |
·产品策略中的问题分析 | 第41-44页 |
·农药、化肥使用量较大,影响农产品品质 | 第41-43页 |
·缺少包装造成质量安全隐患 | 第43页 |
·加工业技术水平低、影响新产品开发 | 第43-44页 |
·缺少对区域品牌的维护 | 第44页 |
·渠道策略的中的问题分析 | 第44-47页 |
·批发市场配套设施不完善,交易功能低下 | 第44-45页 |
·批发市场的质量安全管理功能不足 | 第45-46页 |
·现代流通方式发展缓慢 | 第46-47页 |
·山东农产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 第47-49页 |
·法制环境不完善 | 第47页 |
·网络营销的信用体系建设落后 | 第47-48页 |
·网络营销人才缺乏 | 第48-49页 |
第5章 完善农产品营销的对策建议 | 第49-58页 |
·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 | 第49页 |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 | 第49-51页 |
·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 第50页 |
·发展优势产业区,加快标准化进程 | 第50-51页 |
·加大科技投入,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 | 第51-52页 |
·开展品牌营销和绿色营销 | 第52-55页 |
·开展品牌营销 | 第52-53页 |
·开展绿色营销 | 第53-55页 |
·发展高效、现代的营销渠道 | 第55-57页 |
·发挥批发市场的中枢作用 | 第55页 |
·引进现代交易手段 | 第55-56页 |
·加强终端销售,创新流通方式 | 第56页 |
·进一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 第56-57页 |
·完善法律体系,为网络营销创造良好环境 | 第57页 |
·加强对农产品营销人员的培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