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和文章结构 | 第15-16页 |
| 第2章 电子健康档案与“健康中国 2020”战略 | 第16-25页 |
| ·“健康中国 2020”战略 | 第16-17页 |
| ·战略的背景 | 第16页 |
| ·战略的目标 | 第16-17页 |
| ·电子健康档案概述 | 第17-20页 |
| ·电子健康档案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 ·电子健康档案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 ·“健康中国 2020”战略与电子健康档案的关系 | 第20-25页 |
| ·电子健康档案的内容是战略行动计划的重点 | 第21-23页 |
| ·电子健康档案是战略实施的重要资源 | 第23页 |
|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是战略实施的手段 | 第23-25页 |
| 第3章 “健康中国 2020”战略中电子健康档案建设的目标与价值分析 | 第25-38页 |
| ·有利于居民健康管理 | 第25-29页 |
| ·对重点人群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 | 第25-26页 |
| ·对重大疾病进行预防干预 | 第26-27页 |
| ·对居民生活方式进行改善 | 第27-29页 |
| ·有利于提高医疗机构卫生服务 | 第29-34页 |
| ·用于完善疾病诊疗 | 第29-30页 |
| ·用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第30-32页 |
| ·用于促进医疗信息共享 | 第32-34页 |
| ·有利于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 | 第34-38页 |
| ·促进卫生部门管理决策 | 第34-35页 |
| ·完善公共卫生管理职能 | 第35-36页 |
| ·促进其他部门的改革 | 第36-38页 |
| 第4章 电子健康档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38-45页 |
| ·行政管理和资金投入方面 | 第38-39页 |
| ·行政管理缺乏专门性和顶层设置 | 第38页 |
| ·资金投入不足 | 第38-39页 |
| ·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方面 | 第39-40页 |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不合理 | 第39-40页 |
| ·对电子健康档案的管理不科学 | 第40页 |
| ·行业标准和法律保障方面 | 第40-41页 |
| ·缺少完善的行业标准 | 第40-41页 |
| ·缺少专门性法规 | 第41页 |
| ·居民和卫生工作人员方面 | 第41-43页 |
| ·居民健康意识薄弱 | 第41-42页 |
| ·医务人员对电子健康档案利用度不高 | 第42-43页 |
| ·信息技术方面 | 第43-45页 |
| ·“信息孤岛”难题仍然存在 | 第43-44页 |
| ·新的技术难题层出不穷 | 第44-45页 |
| 第5章 “健康中国 2020”战略中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对策 | 第45-53页 |
| ·建立合适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加大资金投入 | 第45-46页 |
| ·建立促进电子健康档案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 | 第45页 |
| ·增加资金投入和进行多渠道筹资 | 第45-46页 |
|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制度 | 第46-47页 |
| ·合理分配基层卫生服务资源 | 第46-47页 |
|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电子健康档案的管理模式 | 第47页 |
| ·健全电子健康档案相关行业标准和法规 | 第47-48页 |
| ·制定行业标准 | 第47-48页 |
| ·完善相关法规 | 第48页 |
| ·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卫生人力素质 | 第48-49页 |
| ·强化居民健康意识 | 第48-49页 |
| ·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素质 | 第49页 |
| ·采用先进信息技术 | 第49-53页 |
| ·应用“大数据”技术 | 第49-50页 |
| ·应用云计算技术 | 第50-51页 |
| ·应用其他新兴信息技术 | 第51-53页 |
| 结语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