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 ·项目区分理论 | 第18-19页 |
| ·项目融资理论 | 第19-21页 |
| ·私募融资理论 | 第21-22页 |
| ·新优序融资理论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经营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传统融资方式分析 | 第25-39页 |
| ·BOT融资模式 | 第26-28页 |
| ·TOT融资模式 | 第28-31页 |
| ·ABS融资模式 | 第31-33页 |
| ·PPP融资模式 | 第33-36页 |
| ·外商直接投资模式 | 第36-39页 |
| 第四章 经营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私募债券融资方式应用分析 | 第39-51页 |
| ·私募债券的概念及其特征 | 第41-42页 |
| ·经营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私募债券融资的发行要求 | 第42-43页 |
| ·经营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私募债券融资的交易结构 | 第43-44页 |
| ·经营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私募债券的定价 | 第44-46页 |
| ·经营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私募债券融资的运作流程 | 第46-48页 |
| ·注册环节 | 第46页 |
| ·发行登记和托管流通环节 | 第46-47页 |
| ·相关信息披露环节 | 第47-48页 |
| ·经营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私募债券融资方式的相关风险 | 第48-49页 |
| ·经营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私募债券融资方式的优势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经营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私募债券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51-58页 |
| ·经营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私募债券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51-55页 |
| ·资金使用与管理中存在多样化违规风险 | 第51页 |
| ·定向发行工具存在流动性难题 | 第51-52页 |
| ·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 | 第52-53页 |
| ·监管体制存在明显缺陷 | 第53-54页 |
| ·机构投资者参与程度不高 | 第54-55页 |
| ·经营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私募债券融资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55-58页 |
| ·缺乏熟知私募债券的专门人才 | 第55页 |
| ·对“发行方式”的规定偏模糊 | 第55-56页 |
| ·现行有关法律规定不完善 | 第56-58页 |
| 第六章 完善经营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私募债券融资方式的措施 | 第58-69页 |
| ·加强对私募债券所融资金的有效管理 | 第58-59页 |
| ·制定完善的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 第58页 |
| ·加大对资金违规使用行为的惩处力度 | 第58-59页 |
| ·完善经营性高速公路私募发债市场的流动性机制 | 第59-60页 |
| ·丰富经营性高速公路私募发债的增信途径 | 第60-64页 |
| ·经营性高速公路私募发债增信的必要性 | 第60-61页 |
| ·增信途径的具体设计 | 第61-64页 |
| ·规范经营性高速公路私募发债市场的监管模式 | 第64-66页 |
| ·建立合理的监管模式 | 第65-66页 |
| ·构建外部监管协作机制 | 第66页 |
| ·积极引导投资者和培养投资者队伍 | 第66-69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6-77页 |
| 文献报告综述 | 第77-81页 |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81-84页 |
| 英文详细摘要 | 第84-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