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温通针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1-19页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一、肩周炎的病因 | 第11页 |
二、肩周炎的临床分期 | 第11-12页 |
三、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治疗 | 第12-14页 |
第二节 传统医学对肩周炎的研究概况 | 第14-19页 |
一、传统中医对肩周炎的认识 | 第14页 |
二、中医辨证分型 | 第14页 |
三、传统医学治疗肩周炎的现状研究 | 第14-17页 |
四、“温通针法”的临床应用 | 第17-18页 |
五、体会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19-27页 |
第一节 研究资料 | 第19-20页 |
一、研究对象来源 | 第19页 |
二、诊断标准 | 第19页 |
三、证侯标准 | 第19页 |
四、纳入标准 | 第19页 |
五、排除标准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一、分组方法 | 第20页 |
二、治疗方法 | 第20页 |
三、疗程 | 第20页 |
第三节 观察内容 | 第20-21页 |
一、疗效评定标准 | 第20-21页 |
二、肩关节功能评价表 | 第21页 |
第四节 统计方法 | 第21页 |
第五节 结果 | 第21-27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27-31页 |
第一节 结果与分析 | 第27页 |
第二节 温通针法的理论来源 | 第27-28页 |
一、“得气”的作用 | 第27页 |
二、补泻手法的来源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温通针法与烧山火的比较 | 第28-29页 |
第四节 温通针法治疗肩周炎的机理探讨 | 第29-30页 |
第五节 设想与展望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附录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