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10-19页 |
第一节 课题的立论依据 | 第10-12页 |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三. 课题的创新点 | 第12页 |
第二节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第三节 课题的研究方案 | 第15-19页 |
一. 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15-16页 |
二. 研究逻辑、框架及内容 | 第16-17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贪腐官员道德裂变概述 | 第19-36页 |
第一节 官员腐败与道德裂变 | 第19-26页 |
一. 何为官员腐败 | 第19-20页 |
二. 何为道德裂变 | 第20-22页 |
三. 官员道德裂变与官员权力腐败的内在联系 | 第22-26页 |
第二节 官员道德裂变规律概说及影响 | 第26-29页 |
一. 官员道德裂变规律概说 | 第26-28页 |
二. 官员道德裂变的社会影响 | 第28-29页 |
第三节 贪腐官员之内在道德机制的转变 | 第29-36页 |
一. 道德认知的错位 | 第30-32页 |
二. 道德反省与道德意志的缺位 | 第32-33页 |
三. 道德理想与道德信念的丧失 | 第33-36页 |
第三章 贪腐官员道德裂变成因之道德分析 | 第36-53页 |
第一节 官员个体道德的扭曲与腐败的滋生 | 第36-41页 |
一. 极端利己主义——贪腐官员的腐败动机 | 第36-37页 |
二. 扭曲的道德心理——贪腐官员的腐败心理 | 第37-39页 |
三. 外在道德思想的推动——道德多元化对贪腐官员的影响 | 第39-41页 |
第二节 封建道德残余催生官员道德裂变 | 第41-49页 |
一. “官本位”的价值追求和思维方式 | 第41-43页 |
二. 家族责任与社会责任:宗法伦理下官员双重道德位格的失衡 | 第43-46页 |
三. “亲亲相隐”:贪腐官员的非公正道德 | 第46-49页 |
第三节 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缺陷助推官员道德裂变 | 第49-53页 |
一. 缺乏道德评判标准的官员选任与考察机制 | 第49-50页 |
二. 缺乏道德监督的权力监督机制 | 第50-53页 |
第四章 贪腐官员道德裂变规避对策之道德分析 | 第53-66页 |
第一节 提升官员个体道德修养 | 第53-57页 |
一. 强化官员“以人为本”的道德认知 | 第53-54页 |
二. 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信念 | 第54-56页 |
三. 树立官员“依法行政”的道德观 | 第56-57页 |
第二节 加强全民道德素质建设 | 第57-60页 |
一. 提高全民反腐意识,营造廉洁的社会道德氛围 | 第57-58页 |
二. 祛除陈腐道德观念,建立公正的社会道德规范 | 第58-60页 |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官员道德管理机制 | 第60-66页 |
一. 加强对官员的道德教育 | 第60-61页 |
二. 建立长效的道德监督与道德赏罚机制 | 第61-63页 |
三. 坚持德治与法治的兼容并蓄 | 第63-66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后记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