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夏河地区印支期花岗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西秦岭花岗岩研究现状的简要介绍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13-14页 |
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4-22页 |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第14-16页 |
·区域地层研究概况 | 第16-18页 |
·晚更新世洪~冲积物(Qp3pal) | 第16-17页 |
·新近系毛沟组(N1m) | 第17页 |
·下三叠统江里沟组(T1j) | 第17页 |
·中生界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果木沟组(PTg) | 第17页 |
·上二叠统石关组(P3s) | 第17-18页 |
·中~下二叠统大关山组(P1-2d) | 第18页 |
·区域岩浆岩研究概况 | 第18-20页 |
·区域构造概况 | 第20-22页 |
·褶皱 | 第20页 |
·断裂 | 第20-22页 |
3 岩体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第22-29页 |
·岩体地质特征 | 第22页 |
·岩相学特征 | 第22-23页 |
·主量元素及岩石名称的确定 | 第23-29页 |
4 锆石 U-Pb 年代学特征 | 第29-35页 |
·测试方法及结果 | 第29-30页 |
·花岗岩年龄及地质意义 | 第30-35页 |
5 地球化学特征 | 第35-46页 |
·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5-36页 |
·全岩 Sr-Nd-Pb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6-42页 |
·锆石 Hf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2-46页 |
6 花岗岩成因、源区及构造意义 | 第46-54页 |
·夏河花岗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 第46-49页 |
·岩浆形成的温度 | 第49-50页 |
·夏河岩石的成因及物源区的初步探讨 | 第50-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