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章 阿尔都塞“理论的反人道主义”产生的历史语境 | 第14-21页 |
第一节 政治原因 | 第14-16页 |
第二节 理论原因 | 第16-20页 |
一、 法兰西哲学的贫困 | 第16-17页 |
二、 对人道主义马克思的批判 | 第17-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阿尔都塞的“理论的反人道主义”解析 | 第21-36页 |
第一节 澄清误解:对“理论的反人道主义”的几点解释 | 第21-24页 |
一、 对“理论”一词的界定 | 第21-22页 |
二、 对“反”字的双重解释 | 第22页 |
三、 阿尔都塞对人道主义的界定 | 第22-24页 |
第二节 认识论断裂 | 第24-31页 |
一、 “认识论断裂”——“总问题”变化的产生 | 第24-28页 |
二、 “人道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 | 第28-31页 |
第三节 历史无主体——以结构替换“人之主体” | 第31-35页 |
一、 用结构主义方法解释“历史无主体” | 第31-34页 |
二、 “历史无主体”——对主体哲学的消解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向的理解 | 第36-44页 |
第一节 马克思与人道主义的关系 | 第36-40页 |
一、 青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立场 | 第36-39页 |
二、 “理论的反人道主义”——成熟马克思的理论立场 | 第39-40页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转变 | 第40-43页 |
一、 马克思自身哲学观的变革 | 第40-42页 |
二、 马克思政治哲学观的生成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阿尔都塞“理论的反人道主义”的理论意义 | 第44-53页 |
第一节 对人的历史地位的重新理解 | 第44-49页 |
一、 主体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定位 | 第44-47页 |
二、 阿尔都塞对人的历史地位的理解 | 第47-48页 |
三、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维护 | 第48-49页 |
第二节 “理论的反人道主义”的理论影响 | 第49-53页 |
一、 为阿尔都塞的晚期思想提供理论原则 | 第49-50页 |
二、 对后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产生的理论影响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