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输送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2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输送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4-18页 |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输送装置整体方案的确定 | 第15-16页 |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输送装置总体结构及原理 | 第16-18页 |
·输送装置总体结构 | 第16-18页 |
·输送装置工作原理及状态 | 第18页 |
·输送装置的基本参数 | 第18页 |
3 整体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 | 第18-35页 |
·整体设计 | 第18-20页 |
·传动及输送系统的设计 | 第20-27页 |
·传动方式的设计 | 第20-21页 |
·带轮及同步带的设计 | 第21-23页 |
·传动链的设计 | 第23-25页 |
·输送托板的设计 | 第25-27页 |
·动力系统的设计 | 第27-31页 |
·动力源的确定 | 第27页 |
·驱动功率的计算及马达参数的确定 | 第27-31页 |
·液压缸参数的计算及选用 | 第31-34页 |
·—级液压缸的计算及选用 | 第32-33页 |
·二级液压缸的计算及选用 | 第33页 |
·三级液压缸的计算及选用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4 马铃薯收获机输送装置关键零部件的仿真分析 | 第35-39页 |
·有限元法简介 | 第35-36页 |
·带轮的有限元分析 | 第36-39页 |
·小结 | 第3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展望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