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前言 | 第12-2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LED 技术 | 第13-15页 |
·LED 的发展史 | 第13页 |
·LED 的发光原理 | 第13-14页 |
·白光 LED 的实现方法 | 第14-15页 |
·玻璃概述 | 第15-17页 |
·玻璃的定义 | 第15页 |
·玻璃的历史 | 第15-16页 |
·玻璃的通性 | 第16-17页 |
·玻璃的制备方法 | 第17页 |
·稀土离子的发光原理 | 第17-22页 |
·稀土元素 | 第17页 |
·稀土离子的能级 | 第17-20页 |
·稀土离子 Ce~(3+)、Tb~(3+)、Sm~(3+)和 Eu~(3+)的简介 | 第20-22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页 |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2 实验条件和性能表征 | 第24-27页 |
·实验条件 | 第24页 |
·性能表征 | 第24-27页 |
·发射光谱 | 第25页 |
·激发光谱 | 第25页 |
·衰减曲线 | 第25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25页 |
·CIE 色度坐标 | 第25-27页 |
3 Sm~(3+)/Ce~(3+)/Tb~(3+)共掺 CaO-B_2O_3-SiO_2发光玻璃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第27-33页 |
·引言 | 第27页 |
·实验过程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分析与表征 | 第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1页 |
·单掺发光玻璃的发光性能 | 第28-29页 |
·共掺发光玻璃的发光性能 | 第29-30页 |
·发光玻璃的发光颜色调控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4 Ce~(3+)/Tb~(3+)/Sm~(3+)共掺杂 CaO-B_2O_3-SiO_2发光玻璃的白光发射及其发光颜色调控 | 第33-39页 |
·引言 | 第33页 |
·实验过程 | 第33-34页 |
·发光玻璃的制备方法 | 第33-34页 |
·发光玻璃的表征 | 第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8页 |
·单掺发光玻璃的光致发光行为 | 第34-35页 |
·共掺发光玻璃的光致发光行为 | 第35-37页 |
·发光玻璃的发光颜色调控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5 可应用于白光 LED 的 Ce~(3+)/Tb~(3+)/Sm~(3+)共掺杂 CaO-B2O3- SiO2玻璃的发光性能 | 第39-47页 |
·引言 | 第39页 |
·实验过程 | 第39-40页 |
·发光玻璃的制备方法 | 第39页 |
·发光玻璃的表征 | 第39-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6页 |
·单掺发光玻璃的光致发光行为 | 第40-41页 |
·共掺发光玻璃的光致发光行为 | 第41-44页 |
·Tb~(3+)和 Sm~(3+)之间的能量传递 | 第44-45页 |
·发光玻璃的发光颜色调控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6 可应用于白光 LED 的 Ce~(3+)/Tb~(3+)/Eu~(3+)共掺杂 CaO-B_2O_3-SiO_2玻璃的发光性能 | 第47-55页 |
·引言 | 第47页 |
·实验过程 | 第47-48页 |
·发光玻璃的制备方法 | 第47-48页 |
·发光玻璃的表征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3页 |
·单掺发光玻璃的光致发光行为 | 第48-49页 |
·共掺发光玻璃的光致发光行为 | 第49-51页 |
·Tb~(3+)和 Eu~(3+)之间的能量传递 | 第51-52页 |
·发光玻璃的发光颜色调控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7 Sm~(3+)离子掺杂的 F/O-钙硼硅发光玻璃的发光性能 | 第55-60页 |
·引言 | 第55页 |
·实验过程 | 第55-56页 |
·发光玻璃的制备方法 | 第55页 |
·发光玻璃的表征 | 第55-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59页 |
·发光玻璃的发射光谱 | 第56-57页 |
·发光玻璃的激发光谱 | 第57-58页 |
·发光玻璃的荧光寿命 | 第58页 |
·发光玻璃的发光颜色调控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8 结论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