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研究意义和论文框架 | 第13-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第2章 基本理论 | 第15-20页 |
·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可靠度 | 第15页 |
·故障率函数 | 第15-16页 |
·可用度 | 第16页 |
·几个重要的连续型寿命分布函数 | 第16-17页 |
·指数分布 | 第16页 |
·Γ分布 | 第16-17页 |
·韦布尔分布 | 第17页 |
·本文涉及到的几个重要理论 | 第17-20页 |
·更新极限定理 | 第17页 |
·多部件串联系统的性质 | 第17-18页 |
·年龄更换策略 | 第18页 |
·成批更换策略 | 第18-19页 |
·故障小修更换策略 | 第19页 |
·泊松过程 | 第19-20页 |
第3章 两部件串联系统的计划型预防维修模型 | 第20-31页 |
·动车组闸片寿命分布的参数估计 | 第21-23页 |
·系统维修费用率最小的计划型预防维修模型(C模型) | 第23-26页 |
·模型的符号说明和相关假定 | 第23页 |
·故障率函数的变化规律 | 第23-24页 |
·建立模型 | 第24-26页 |
·给出算例求解C模型 | 第26页 |
·系统可用度最大的计划型预防维修模型(A模型) | 第26-28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27页 |
·结合算例求解A模型 | 第27-28页 |
·可调节的多目标计划型预防维修模型(U模型) | 第28-30页 |
·给出目标函数 | 第28-29页 |
·结合算例求解U模型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优化维修费用的机会型预防维修模型 | 第31-44页 |
·基于维修费用的机会型预防维修模型(OC模型) | 第32-37页 |
·模型的背景假设 | 第32-33页 |
·系统维修模式的确定 | 第33-34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4-37页 |
·结合算例对模型进行分析 | 第37-43页 |
·OC模型的计算结果 | 第37-39页 |
·OC模型的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39-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优化可用度的机会型预防维修模型 | 第44-59页 |
·基于可用度的机会型预防维修模型(OA模型) | 第45-54页 |
·模型假设 | 第45页 |
·系统维修和停机模式的确定 | 第45-46页 |
·建立模型 | 第46-50页 |
·OA模型计算结果 | 第50-52页 |
·OA模型的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52-54页 |
·可调节的多目标机会型预防维修模型(OU模型) | 第54-58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54-56页 |
·OU模型的计算结果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9-61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59-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