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多相流冲蚀磨损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25页 |
| ·冲蚀磨损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12-19页 |
| ·冲蚀磨损理论模型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 ·固粒冲蚀磨损实验装置综述 | 第21-23页 |
| ·冲蚀磨损率模型研究综述 | 第23-24页 |
| ·多相流管道冲蚀磨损预测研究 | 第24-25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激波驱动的新型固粒冲蚀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研究 | 第26-43页 |
| ·试验原理及试验装置 | 第26-31页 |
| ·激波管原理 | 第26-27页 |
| ·新型固粒冲蚀试验系统主要部件设计 | 第27-31页 |
| ·新型固粒冲蚀试验系统结构和使用方法 | 第31-32页 |
| ·新型固粒冲蚀试验系统特点 | 第32-33页 |
| ·新型固粒冲蚀试验系统试验方法研究 | 第33-38页 |
| ·试验流程 | 第34页 |
| ·颗粒及试件制备 | 第34-35页 |
| ·颗粒及试件称重 | 第35页 |
| ·激波及颗粒测速 | 第35-37页 |
| ·冲击角和冲击距离变换 | 第37-38页 |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42页 |
| ·冲蚀颗粒质量对材料失重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冲击速度对冲蚀磨损率的影响 | 第39页 |
| ·冲击角度对冲蚀磨损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冲蚀磨损机理分析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三章 煤液化典型管材冲蚀磨损试验与磨损率模型分析 | 第43-51页 |
| ·煤液化典型管材磨损试验 | 第43-46页 |
| ·煤液化管道材料和煤灰成分 | 第43-44页 |
| ·冲击角度对冲蚀磨损率的影响 | 第44页 |
| ·冲击速度对冲蚀磨损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 ·冲蚀磨损机理分析 | 第45-46页 |
| ·多相流冲蚀磨损率模型分析与探讨 | 第46-50页 |
| ·冲蚀磨损率模型评价与分析 | 第46-49页 |
| ·P9 材料壁面边界值确定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四章 煤液化管道冲蚀磨损数值预测方法 | 第51-62页 |
| ·煤直接液化工艺流程 | 第51页 |
| ·煤液化管道冲蚀磨损数值研究对象选取 | 第51-52页 |
| ·几何模型网格划分与物性数据 | 第52-54页 |
|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原理 | 第54页 |
| ·控制方程和计算模型 | 第54-58页 |
| ·基本控制方程 | 第54-55页 |
| ·湍流模型 | 第55-57页 |
| ·颗粒轨迹模型 | 第57-58页 |
| ·控制方程离散化 | 第58页 |
| ·边界条件 | 第58-59页 |
| ·进出口边界条件 | 第58页 |
| ·壁面边界条件 | 第58-59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9-61页 |
| ·混合相速度场分布 | 第59-60页 |
| ·冲蚀磨损率分布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62-63页 |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