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剖图矢量化自动识别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平剖图概述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12页 |
·矢量化概念 | 第12-13页 |
·研究方案 | 第13-14页 |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平剖图预处理 | 第15-36页 |
·基于去毛刺的平剖图预处理 | 第15-21页 |
·灰度化 | 第15-17页 |
·二值化 | 第17-20页 |
·去毛刺 | 第20-21页 |
·基于边缘检测的预处理 | 第21-23页 |
·Canny 算子边缘提取 | 第21-22页 |
·闭运算 | 第22-23页 |
·基于直方图均衡化和聚类的预处理 | 第23-31页 |
·HSI 空间 | 第24-26页 |
·直方图均衡化 | 第26-27页 |
·线性对比度展宽 | 第27-29页 |
·模糊 C 空间聚类(FCM) | 第29页 |
·补黑边及后处理 | 第29-31页 |
·基于区域生长的去干扰预处理 | 第31-35页 |
·区域生长 | 第31-32页 |
·去凸起干扰 | 第32-33页 |
·去凸起干扰后处理 | 第33-34页 |
·填充黑像素 | 第34-35页 |
·预处理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平剖图坐标线识别 | 第36-44页 |
·找到所有坐标线的端点 | 第36-39页 |
·坐标线端点配对 | 第39-43页 |
·总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平剖图属性线识别 | 第44-56页 |
·属性线端点识别 | 第44-46页 |
·识别搜索属性线端点的方向 | 第45页 |
·识别属性线端点 | 第45-46页 |
·追踪属性线段 | 第46-48页 |
·中断条件 | 第48-49页 |
·中断处线段头识别 | 第49-53页 |
·找到中断时黑像素的两端 | 第49-50页 |
·找到黑像素区域的每个小段 | 第50-51页 |
·去掉锯齿 | 第51页 |
·选择最优的小段并储存其他分支 | 第51-52页 |
·储存属于坐标线的小段 | 第52-53页 |
·储存黑像素宽大于阈值小段 | 第53页 |
·总结 | 第53页 |
·用回溯的方法追踪属性线 | 第53-55页 |
·总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求取离散点数据 | 第56-62页 |
·选取待估计点 | 第57-58页 |
·求出坐标线的垂线方程 | 第58-59页 |
·求出对应属性值线的方程 | 第59-60页 |
·求出对应属性值点坐标 | 第60页 |
·求出待估点的属性值 | 第60-61页 |
·总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程序开发应用及结果显示 | 第62-77页 |
·程序开发应用 | 第62-70页 |
·结果显示 | 第70-74页 |
·实验对比 | 第74-7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7页 |
·建议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