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各类型土与地基论文--无粘附力(无凝聚性)土与地基论文

锥形桩尖贯入砂土地层引起变形性状与承载特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图表目录第10-15页
符号说明第15-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21页
   ·研究背景第16-18页
   ·研究目的第18页
   ·研究内容第18-19页
   ·本研究创新点第19页
   ·技术路线第19-20页
   ·论文结构第20-21页
第2章 静压桩贯入理论研究第21-44页
   ·引言第21-2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2-27页
     ·静压桩研究第22-23页
     ·贯入机理研究第23-27页
   ·颗粒流数值计算理论第27-41页
     ·基本假设第27-28页
     ·力学理论第28-33页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第33页
     ·接触刚度模型第33-36页
     ·计算流程第36-37页
     ·计算参数的确定第37-39页
     ·材料宏观特性的计量方法第39页
     ·颗粒流数值模拟步骤第39-41页
   ·沉桩阻力的影响因素第41页
   ·不同土质对沉桩的影响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3章 室内试验研究第44-67页
   ·引言第44-45页
   ·试验材料与装置第45-53页
     ·试验箱第45-48页
     ·模型桩第48-51页
     ·测量记录装置第51页
     ·试验材料第51-53页
   ·试验方案第53-56页
     ·平面应变试验第53-55页
     ·静力触探试验第55-56页
   ·平面应变试验结果分析第56-60页
     ·地表影响范围第56-59页
     ·土层变形分析第59-60页
   ·静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第60-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4章 锥形桩尖贯入数值模拟第67-96页
   ·引言第67页
   ·平面应变试验数值模拟的实现第67-73页
     ·模型生成第68-69页
     ·模型参数第69-70页
     ·初始成样第70-71页
     ·设置测量圆第71-72页
     ·桩的设置和加载第72-73页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第73-94页
     ·土层变形第73-76页
     ·位移向量第76-79页
     ·土体接触力链第79-82页
     ·应力场第82-86页
     ·水平位移场第86-90页
     ·竖直位移场第90-93页
     ·桩端阻力随贯入深度的变化第93-94页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5章 模型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第96-105页
   ·引言第96页
   ·不同桩径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第96-101页
   ·贯入速度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第101-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105-107页
   ·主要结论第105-106页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2页
附录第112-119页
 附录 1 测量圆位置和应力值的输出第112-117页
 附录 2 土体颗粒的位置坐标和位移的输出第117-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120-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淤泥质粘土的流变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地下水位变化对基坑稳定性和变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