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8页 |
导论 | 第8-17页 |
一、 陈忠实与《白鹿原》 | 第8-11页 |
二、 《白鹿原》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 新历史主义理论简介 | 第13-17页 |
第一章 文本的历史性之《白鹿原》的诞生 | 第17-23页 |
一、 《白鹿原》诞生前的反思文学思潮 | 第17-19页 |
二、 《白鹿原》的反思 | 第19-23页 |
第二章 文本的历史性之《白鹿原》的遭遇 | 第23-29页 |
一、 《白鹿原》与评奖 | 第23-27页 |
二、 《白鹿原》与电影改编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历史的文本性之《白鹿原》的祠堂 | 第29-38页 |
一、 祠堂文化及遭遇 | 第30-33页 |
二、 《白鹿原》中的祠堂 | 第33-38页 |
第四章 历史的文本性之《白鹿原》的阶级 | 第38-46页 |
一、 《白鹿原》之前的地主形象 | 第38-40页 |
二、 《白鹿原》中的地主与农民 | 第40-46页 |
1、仁主——白嘉轩 | 第41-43页 |
2、义仆——鹿三 | 第43-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