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美洲哲学论文--北美洲哲学论文--美国哲学论文--二十一世纪哲学论文

杜维明启蒙观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8页
导论第18-68页
 一、 西方近现代思想历程:从启蒙的彰显到启蒙的反思第20-35页
 二、 中国现代文化转型:启蒙与反启蒙第35-47页
 三、 研究杜维明启蒙观的意义第47-55页
 四、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55-64页
 五、 论文的主要观点与基本框架第64-68页
第一章 杜维明对启蒙的价值判断第68-116页
 第一节 对启蒙的核心价值观念的肯定第68-84页
  一、 启蒙的核心价值第69-78页
  二、 启蒙核心价值的社会历史作用第78-84页
 第二节 对启蒙的消极后果的批判第84-100页
  一、 启蒙核心价值理念的背反第85-92页
  二、 启蒙心态的局限性第92-100页
 第三节 启蒙反思的基本路径:挖掘各种文化资源修补现代性第100-116页
  一、 超越启蒙心态的基本立场第101-107页
  二、 挖掘各种文化资源“修补”现代性第107-116页
第二章 “现代性修补”的主体思路:儒学资源的发扬光大第116-188页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重新梳理和阐发第117-156页
  一、 从多视角为儒学辩诬第117-127页
  二、 关于儒学精神的阐发第127-148页
  三、 关于儒学理论缺失和负面影响的批判第148-156页
 第二节 传统儒学的再生:第三期儒学发展第156-188页
  一、 儒学的前两期发展第158-176页
  二、 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先驱及思想资源第176-180页
  三、 儒学第三期发展的途径第180-188页
第三章 “现代性修补”的实践范例:工业东亚的现代化之路第188-234页
 第一节 “韦伯命题”反思与多元现代性第191-204页
  一、 关于“韦伯命题”的解析第191-197页
  二、 东亚现代化对“韦伯命题”的修正第197-204页
 第二节 工业东亚的崛起及异同第204-216页
  一、 工业东亚的崛起第204-207页
  二、 工业东亚的内部差异和共同特征第207-216页
 第三节 儒学与东亚现代化第216-234页
  一、 儒学在历史上对东亚的影响第217-220页
  二、 儒家伦理的现实影响力第220-225页
  三、 儒家伦理影响下的东亚现代化的特征第225-231页
  四、 亚洲价值可以为西方现代生活方式提供参考第231-234页
第四章 “现代性修补”的实现途径: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对话第234-294页
 第一节 多元文化资源与文化多样性第235-264页
  一、 西方传统伦理和宗教文化资源第236-245页
  二、 各种非西方的传统文化资源第245-251页
  三、 当代的文化批判理论资源第251-260页
  四、 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第260-264页
 第二节 文明对话与全球伦理第264-294页
  一、 以“文明对话”取代“文明冲突”第265-273页
  二、 全球社群和全球伦理第273-283页
  三、 全球伦理的现代儒学视野第283-294页
第五章 杜维明启蒙观评价第294-356页
 第一节 杜维明启蒙观的理论建树第295-331页
  一、 关于中西文化精神的历史的和全面的分析第296-312页
  二、 关于全球化时代新文化精神的积极探索第312-331页
 第二节 杜维明启蒙观的主要局限第331-356页
  一、 理论建构方面的缺陷第332-345页
  二、 实践探索方面的局限第345-356页
结语第356-366页
参考文献第366-384页
后记第384-38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389页

论文共3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阳极氧化铝为模板合成一维钛基与碳基纳米结构材料
下一篇:晶态碳上类铂助催化剂的负载及与贵金属的协同催化作用